哈哈哈哈哈哈哈,忍不住了,先来这里笑一下,某人,不要但心,我不得说是笑你哈。
除了笑,今天没什么好说的。我的笑点太低了,我讲出来别人不会认为很好笑的,但我就是觉得好笑,好笑得不得了。
发一篇别人写的文章喂喂博客吧。我不能光来一趟笑笑就走嘛。发这篇文章,顺便书面谢谢《居周刊》的萧秋华同志,我觉得他把我写得很舒服(肯定比本人舒服),也很好的还原了那天拍照时的感觉。
阳光房,远远的

远远的阳光房
我不知道,宁远对阳光房为何这么喜欢。但是,从有了这间有阳光房的房子开始,一切和“阳光”沾边的字眼都成了她心头的至爱。比如,她把自己的博客命名为“远远的阳光房”;比如,她们一家在幸福梅林新开的农家乐,名字也是“远远的阳光房”。

花语心事
对宁远来说,这个家还需要太多的东西去装点。但是,“花草是第一要紧的事情”。
所以,宁远没有住进这个房子以前,就未雨绸缪,打起了那些花花草草的主意。每到一处,选花买草就成了第一要义。不过这样一来,宁远家的花来源也“颇杂”。
“傍晚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附近的花农、花贩在楼下卖花,只要回家得早,我就会在这里买上满满一捧。”有了花园、有了阳光房,宁远买花就更勤了,花鸟市场自是不必说,就连去超市,也会看看有没有花卖。
“我有一次去超市,看见这种花特别好看,然后营业员又告诉我特别好养,我就从那一堆里买了几支回来,但我现在都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呵呵。”宁远捧着花瓶里的花笑着说。宁远的花的确养得特别好,所以每次宁远再去逛那个超市的时候,都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我这花儿都是那些花儿的兄弟姐妹嘛,所以我逛超市的时候,就去看,一看,那些花儿都没有我的花养得好,我就觉得特别骄傲,特别幸福。”
最近,宁远买了花种,在花盆里种下了向日葵。我们去的那天,花盆里的向日葵籽已长成青青的苗,宁远端给我们看的时候,一脸的绚烂,一脸的嫣然。

所以,宁远没有住进这个房子以前,就未雨绸缪,打起了那些花花草草的主意。每到一处,选花买草就成了第一要义。不过这样一来,宁远家的花来源也“颇杂”。

可能·不可能
对宁远来说,做主持人、做老师、做学生,每一个天都有那么多的角色去转换,每一天都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去完成。我笑着说,“难怪她过得如此充实。”
从对宁远不多的了解来看,宁远是一个让自己生活过得实实在在而有安全感的人。一双新买的绣花鞋、一个自己拿手的小菜都会让她高兴半天。不过,面对生活的“诱惑”,在取舍之间,宁远也觉得难免彷徨。
比如去她家的那天上午,刚听说她要去北方“去做某一件事情”,哪知道,晚上回来就在她的博客上看见这样的话语:“就在要出发的那一下,决定不去了。”
“
把行李一件件拿出来,放回柜子。期望生活就这么四平八稳的过下去吧。宁远要做一个专心工作,专心学习的有为好青年。”宁远对自己说。
不过不知道谁说过,“写作是惟一能拯救人生虚无的事情。”对宁远来说,在博客上奋笔疾书同样可以直面自己的彷徨与无助。
在宁远的博客里,我还看见这样一句话:“菊花开了很多,也还有很多还在等待开放。我的这个秋天也像这菊花一样,似乎蕴藏着很多的可能。”
可能,或者不可能。谁的秋天都一样。但我希望,在宁远的阳光房里,有花,永远嫣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