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天,出差去了两个城市,很小的城市。其中一个,正在死去。
刚刚进入城区的时候,有些恍惚,像极了儿时呆过的小县城,八十年代的房子,八十年代的店招,狭窄的街道,满目的电线网,连空气中的气味都像是小时候闻到过的。时间在这里好像永远留在了八十年代,有些房子空无一人,散发出腐烂的气味。同行的同事去过很多地方出差,他们也为这里的落后感到惊讶。后来才明白,这座城市在很久前就确定要整体移民,两三年后,这里将是一片汪洋,在它的上方,是一座大型水电站。
也就是说,这座城市,不久就会死去,沉入水底。说得更清楚一点:它正在死去。自从确定要搬迁,它就停止了建设,开始了一段看得到结尾的生活。
知道了这个事实,这座城市的状态有了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几万人的出走,留下的是什么?带去的又是什么?想起了不久前看过的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对于个别人来说,大水淹没的是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回忆。而对于整座城市而言呢?如果城市也有记忆?(事实上,我相信城市也是一种生命个体,也会有整体记忆。)
前段时间看到报道说,随着三峡水位的升高,“朝辞白帝彩云间”里的白帝城将成孤岛,白帝城所在的奉节老城将被水淹没。而困扰很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刘备墓之争,也将随着滔滔江水“都付笑谈中”。
看这则新闻的时候,内心就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苍凉,而这回亲自置身于一座将死的城中,感觉就更加深切了。走之前的晚上,去一家照相馆,相馆的墙面挂满的尽是这座城市的照片,都是相馆老板自己拍的。店招上还写着:赠送XX城珍藏照片。仿佛所有人都在拼命保留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而这样的记忆能保留多久?一代人?之后呢?
第二天一早,将要离开,忍不住自己也拍了两张。照片上的风景,实在太普通,但也正是这种普通,才让人唏嘘:没有人知道它,它自己活着。它死后多年,更没有人知道它,这一切鲜活的东西,将无声无息,随着可怕的时间老人,消失在所有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