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宝“金鱼徐”

(2010-01-13 11:47:17)
标签:

输理华夏文明

文化

中华遗产

叩击历史星空

传统文化

杂谈

    古往今来,养金鱼的人很多,但是养金鱼能养出一个金字招牌的,大概只有“金鱼徐”。“金鱼徐”的名声有多响?——300年前,被乾隆皇帝召进宫养鱼;50年前,周恩来总理选中徐家的金鱼作国礼;两年前,“金鱼徐”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宝“金鱼徐”“金鱼徐”后代徐建民正在把玩金鱼儿


    有关徐家的故事很多。如今,在“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家里珍藏的先祖遗物中,最为珍贵的是一条扁担,没有人会想到,正是这条徐家先祖挑着工具箱子走街串巷锔盆锔碗的扁担,见证了“金鱼徐”这块金字招牌诞生、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从这条扁担讲起吧。
    话说清雍正年间的一天,在直隶宁津(今山东省宁津县)县城里,以给人锔盆锔碗为生的老徐头正挑着工具箱子走在街巷里吆喝着揽活儿。忽然,他看到路边新摆出个鱼摊,大小瓷盆里游动着各种花色的鱼,与常见的鱼不同,这些鱼不但颜色艳丽,且鱼尾分为三瓣,柔软飘逸,在水中游动起来恰似舞蹈一般,美妙极了。老人挑着挑子站在鱼摊前竟看呆了,最后索性狠下心来连盆买了两条小金鱼,宝贝似的捧回了家。
   

“金鱼徐”的招牌如今还挂在徐家的屋子里

国宝“金鱼徐”
   


    家里的屋子破,老徐先尽着给小鱼保暖;白天要挑着挑子奔生活,那就天不亮出门,先跑水塘捞鱼虫。这么辛辛苦苦精心喂养,老徐真把鱼儿养得肥壮起来,家中四壁空空,却因为这两条精灵似的金鱼增添了无限的生趣。后来,他四处学着繁殖小鱼,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劳累,家里的金鱼终成气候。老徐再上街,挑着的挑子上已经多了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游着的就是可爱的小金鱼,老徐的吆喝声似乎也变得动听起来:“锔盆锔碗——卖金鱼儿!”当老徐的挑子两头都换成了两个大玻璃瓶,沿街的叫卖声变成“卖金鱼来——卖金鱼儿!”徐家的金鱼已经成了名牌,人称“金鱼徐”。乾隆年间,“金鱼徐”的名声传到了那位热衷各类雅玩的皇上耳朵里,一道圣谕下到济南,徐家人就进了宫。
    进宫后,徐家人拿出绝活,把金鱼养得艳丽多姿、膘肥体大,尽显吉祥富贵之象。一次,乾隆皇帝率众嫔妃观赏徐家养的金鱼后龙心大悦,连称:“国之宝也,真不愧是养育的高手,那就封你徐家为‘金鱼徐’吧”。从此,便有了“金鱼徐”这一御赐称号,而京城里也渐渐形成了“宫廷金鱼”这么一类金鱼贵族。
    ……

《中华遗产》2010年1月刊《谁知鱼之乐》为您揭开金鱼演变的历史,体味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