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特别策划: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辛勤耕耘,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人类生活、生产的环境、方式发生变革,传统农业正面临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的冲击,保护利用传统农业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种的家底:安与危?
中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多栽培物种的农桑大国,还是一个向世界其他地区输出大量农业物种的原产地之乡。但面对辽阔无垠、日益高产的农田,农业专家却紧蹙眉头,中国农产品的未来安全吗?农业「物种家底」面临危机吗?
撰文/贝济
“40个世纪的农民”奥秘
一百年以前,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F.H.King来到中国考察农业,为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持续性感到震惊。回国以后他写下了著名的《四千年的农民》一书。那么,我国传统农业方法到底具有怎样的奥秘,以至于让一个外国人惊叹呢?
撰文/徐楠
木头与铁的智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土地生长不同的粮食,自然需要不同的“家伙”来操持。于是,这些木头和铁的奇妙组合,变换出了超乎想象的丰富,而其中蕴含的机智和美感则不免让人感叹:传统农具是否真的已走到进入博物馆的地步?
摄影/牧马等
蜀国故道上的古镇
邛窑,一千五百年前的斑斓
从南北朝时的“绝色”青釉到盛唐时绚烂的彩瓷,邛窑陶瓷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寂寞后,终于在今天人们的惊叹中现出她沉甸甸的美。她的身上,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以及大唐繁盛的文化,她让中国历史又多了一份瑰丽色彩……
胶济铁路的诞生故事
作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化铁路之一,1904年诞生的胶济铁路,沟通着整个华北和华东,见证着大半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4·28”事故使它一夜间成为新闻热点,而它诞生时的曲折与阵痛,远比这草率的结尾来得精彩。
撰文/李明
赫图阿拉:大清龙兴第一城
团山:一个边地家族的安居样本
西南联大——昆明的传奇
撰文/卜保怡、夏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