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遗产热点话题 |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和文化也遭遇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与国际接轨"的时代强音到眼下的"新农村建设",我们似乎在传统与现代的选择中迷失了自己。我们的城市在形式上复制着香港、巴黎、纽约,复制到千城一面,城市沉淀的历史魅力一天天减失。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古民居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判断也产生着分歧,古民居的合理保护与开发不仅成为了文化遗产专家的研讨课题,而且已成为了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古民居是一个社会群落生活状态凝固了的历史旁证。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古民居在功能上已完成了其最初的使命。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历史人文性上。古民居所带给人们的历史经验,比如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理念、社会关系等等,必然会对我们现在乃至未来产生有益的启示。
然而,这又是一个喜欢用GDP和经济指标来衡量一切的时代,一个似乎什么都可以拿来用价格标注的时代。一方面,人们为经济的迅速成长而激动与希冀着,另一方面却又在浮躁与焦虑着。我们似乎变得短视和现实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古民居的命运也不可避免地被深深打上了这种时代的烙印。
思想决定行为。其实,如何对待古民居是在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当下人们对于传统和历史的态度。对于今天来说,不管古民居被保护也罢开发也罢、被复制也罢改造也罢,甚或在以各种各样的名目消费也罢,这种种行为的背后都折射着这个时代的思维意识和价值取向。
关注古民居的现状,其实就是在关注今天我们整个社会的心灵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