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绣花的“绣郎”
这是几件典雅的真丝睡袍,悬挂在“三林绣庄”的展示厅里,胸前的镂花、腰间的褶皱、裙摆的花边,都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绣出,在幽幽的灯光下,如同一个醇香的梦。任哪一个女人,都抵御不了这样芬芳的诱惑,难怪贵为女王的伊丽莎白,也不远万里订做了一件。为做这件睡袍,三林的绣娘们共用了390个小时。
个子高高、大手大脚的曹琪能指着其中几件睡袍,有些羞涩地说:“这是我绣的。”
一语惊人,我们都瞪大了眼睛,无法想象他的大手拈着绣花针的模样。后来才知道,这位在三林镇文广中心和三林绣庄从事刺绣保护工作的“绣郎”,出身于刺绣世家,他的曾祖母、祖母和母亲都是有名的三林绣娘。他很多年都工作在浦东颇有影响的绣衣二厂,后来随着刺绣企业的衰落,不得不离开了二厂,但多年来的刺绣情结却始终萦绕。于是他花去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查阅史料,寻访老艺人,搜寻与三林刺绣及传统文化有关的珍贵资料。几年来,他用于记录的圆珠笔报废了近百支,装了整整一塑料袋。据他讲,搜集工作完成后,他想效法古人为报废的圆珠笔建一个“笔冢”。
现在,他所集编的15万字的史料集《三林风情》已经印刷成册,其中有关三林刺绣史的内容填补了研究空白。
文章引用自:中华遗产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