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年,动物语言翻译机问世

标签:
动物语言翻译文化 |
话说1967年,我们中国还在疯狂的文革年代,美国却也史无前例地出了一部音乐故事片Doctor Dolittle。片中的主人公Dolittle曾经是一位医生,但是在片中已经成为了动物王,家里养了猪、羊、狗、鸭、牛、马、猩猩等等应有尽有。最神的是他无师自通,号称懂497种动物语言,可以与家里的这些动物随时互动交流。
虽然这个故事只是美国电影里的fiction,但是美国人最讲认真二字,还真有美国科学家坚持不懈悉心研究动物语言。美国动物行为专家
Con Slobodchikoff教授在过去30年以来,一直在研究动物的行为和语言,并且取得了进展。Con
Slobodchikoff教授表示他正在研发一种新型人工智能软件,用于记录草原土拨鼠(prairie
dogs)的叫声,而后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叫声并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根据他的研究,土拨鼠向同伴发出的有关潜在危险的警告信息含有大量细节,甚至会具体到类似“一条瘦小的褐色草原狼正在快速接近(a
thin, brown coyote approaching quickly)”这样的细节。
Con Slobodchikoff教授认为我们当前掌握的技术已经能够研制出这种动物语言翻译装置。它们的体积可以小到只有手机大小,允许我们与宠物狗和宠物猫聊天。这种装置能够将狗狗的吠叫声或者猫叫声翻译成语言,例如‘我今天晚上想吃鸡肉(I want to eat chicken tonight)’或者‘你最近没有清理我的窝(You haven't cleaned my litterbox recently)’这样的信息。”
根据Con
Slobodchikoff教授的预测,科学家需要5到10年时间便可研制出动物语言翻译机。如果这项技术成为现实,将对人类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到那时人类与动物谈心也不再是一个梦想。他说:“对于宠物,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无法与它们进行交流。人类听不懂动物的语言,动物也无法听懂人类的语言。如果我们能够与动物进行交流,我们就能避免很多问题。例如,小狗会对我们说‘你吓到我了(You're
scaring me)’,我们可以回答说‘对不起,我没意识到吓到你了。我会给你更多空间(Well, I'm sorry, I
didn't realise that I was scaring you. I'll give you more
space)’。我希望借助这种装置让人类与动物之间形成真正的朋友关系。”
Con Slobodchikoff教授认为很多人害怕动物或者不愿意为动物做任何事情,因为在他们眼里,动物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做出任何贡献。如果他们能够与动物进行真正的交流,他们便会意识到动物也和人类一样,是一个会呼吸和思考的生命,能够为人类做许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