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奖牌榜奥运文化 |
分类: 中西文化 |
猜一猜,这是哪一国媒体的编制的奖牌榜?
介个奖牌榜当然只可能是他们BBC的编的,亮点在于英国不叫“英国”,也不叫“联合王国”,而是“Great
Briton & N. Ireland”,真不惜笔墨,典型地自己跟自己叫真儿。
有的国家虽然不搞举国体制,但是和我们这儿一样在乎金牌,在乎的厉害。比如在澳大利亚,他们那儿大街上就有这样的广告:
“詹姆斯,把金牌带回家来!”
广告上说的詹姆斯就是澳大利亚名将James
Magnussen(詹姆斯·马格努森),在澳大利亚的地位可以与刘翔在中国的地位媲美,但是这位有“火箭”之称的选手的“仅”获得了100米自由泳的银牌,让澳国人十分失望。
正如中美国在金牌榜上有意无意地较劲一样,澳大利亚人一直认为他们的对手是不列颠。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名列第4,英国第10;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澳大利亚仍然是第4,英国还是第10.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英国成了第4,澳大利亚第6。这次澳大利亚虽憋着一口气要和大不列颠较劲,但是无奈人家主场优势,天时地利裁判和,澳大利亚人认栽了:
“We don't like it, but we've had to suck it up. Great Britain is smashing us at the Olympics ...”(我们很不情愿,但也得接受,大不列颠在奥林匹克上把我们盖了...)
这是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记者Samathan Lane在一篇发自伦敦报道中的一句话。
其实,让澳大利亚在金牌榜上至少提前5位,还有一个更好的排名法,英国也会乐观其成,而且还可以让中美国都不能排在首位,那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