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兄弟说中国货表面光鲜不经用,外交部司长给出仨理由

标签:
中国制造质量非洲文化 |
分类: 想到就说 |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接受法国《青年非洲》记者Jean-Louis Gouraud专访,其中提到“卡扎菲不是中国的朋友,相反他是很多西方领导人的座上宾,关系好着呢”而广为传播,这里就不赘述。
专访中还有其他许多有可读性的内容,其中有一段涉及中国出口到非洲产品的质量问题。当记者问道“(在非洲)有人认为中国产品虽然生产的速度很快,也有好看的外观,但不经用。不知道您对此有何看法”?
对此,卢司长的回答是:
关于中国产品的质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读者说中国产品表面光鲜,实际不好用,这个现象可能确实存在,但是我们要探究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首先,不能说中国产品质量都不好,否则中国产品就不会行销全球,中国也不会成为世界工厂。我到欧洲或美国,想买一件衣服,不是中国产的都难。为什么在非洲会有那么多质量不好的中国产品?
我想第一,是因为非洲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低,人们喜欢便宜货,而“一分钱一分货”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非洲商人为了适合国内市场需求,从中国采购的商品就是低端的。
第二,很多非洲进口商为了压低商品成本,在向中国厂商订货时就不断压价,压价之后产品没有利润了,产品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
第三,非洲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对于质量有问题商品进口没有严格把关。事实上,中国政府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已采取措施在国内对出口非洲的商品进行质量大检查,从出口源头上先把一道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非洲国家配合。
因此对于中国出口非洲产品质量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不能笼统地说中国产品质量不好,要问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希望你们能向读者传递这方面的信息。
我把上述问答缩写为微博贴出,有几位网友发表了评论,转载一则:
彭力扬:还要看非洲是否有质量很好的他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