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会入园人数超过7000万:我的深刻检讨

(2010-10-25 08:47:22)
标签:

世博会

7000万

检讨书

文化

分类: 国门内外

上海世博会入园成功人士——sorry,参观人数(使用拼音输入,竟然把“参观人数”打成了“成功人士”)——在没有动用统计手段的情况下,实打实地一举超过了预定的目标7000万,打破历史最高纪录,继无以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之后,又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上海世博会,送给世界一个惊喜。

 

世博会入园人数超过7000万:我的深刻检讨

 

在这个欢乐和谐的日子里,我却感到非常的愧囧,全因为我在5月份世博会开幕不久,在新华社主管的《国际先驱导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全文附后),散布了“达不到7000万也罢”的错误言论。事不宜迟,决定写一篇检讨书,全文如下:


这次散布“达不到7000万也罢”论,教训极其深刻。本人要以此事为反面教材,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切实解决自己思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重塑负责任博客的形象,进一步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我要吾日三省吾思,反思自己宗旨观念强不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强不强,责任心强不强,工作主动性强不强,抓落实力度强不强,组织纪律观念强不强,服务意识强不强,实干精神强不强,廉洁自律意识强不强,进取精神强不强。我要以此为鉴,对照检查,认真反思,严肃、认真、深入地进行内心整改,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这次教训,努力弘扬心系群众、顾全大局的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作风,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顽强拼搏、事争一流的作风,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作风,廉洁自律、干净干事的作风,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次错误固然是一个错误,但也是一次难得的转变机遇。我要吸取教训,将其转化为搞好工作的巨大力量和勇气,用实际行动更加深入地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有力的实际行动和全国人民一道加快科学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上率先取得新进展,在农村改革发展上率先迈出新步伐,在改善民生上率先收到新成效,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率先开创新局面,竖立感谢党感谢国家无往而不胜的坚定信念。

 

****************************************************************************

 

附录:2010年5月20日在《国际先驱导报》上发表的专栏文章——
“世界又平又热又挤,达不到7000万也罢”

 

世博会5.1开园以来,参观人数前两周的持续低迷,平均每天参观人数不到20万;这几天来由于团体游客的大增,入园客流突破30万人,创下开园以来的最高纪录。尽管近期客流量出现了令人欣慰的“拐点”,但是总体来看,要想在6个月的世博会期间客流总量达到7000万的数字如果不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的话,也是极具challenging(挑战性)。

 

留心一下,有关部门、媒体乃至关心世博会的百姓,在提到“7000万”这个神奇的数字时,用词不尽相同:有人说“预测”,有人说“预期”,也有人说“目标”,还有人说这是上海世博会“不赔不赚”的经济效益“底线”。地球人都知道,本届世博会的投资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届世博会,而这次世博会又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举行,那么毫无疑问世博会开园期间的参观人数理应创造一个历史新纪录。而另外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在183天内参观总人数达6422万,是世博纪录的保持者。所以无论是科学的“预测”,还是主观的“预期”,打破大阪世博会的纪录实际上是主办方的一个“目标”,这“7000万”就是上海世博会的“底线”。其实,在1970年日本当时的人口约为1亿,而现今中国人口超过了13亿,这样看7000万的目标还是一个相当低的标准,参观人数超过1亿也不为过。

 

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一届世博会与往届并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拟性。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与几十年前相比,今天的世界变得“又热、又平、又挤”(hot, flat and crowded)。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个概念,在积极的意义上看世博会的“热”、“平”、“挤”。先说“热”,时下最热的话题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所以低碳也是世博会的理念。虽然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的公共交通车、贵宾车、场地车、观光车均为新能源汽车,实现“零排放”目标,但是世博也还是会造成相当数量的碳排放的,其中10%左右来自场馆建设,参展者演艺活动碳排放不到1%,而80%以上为参观者出行的碳排放。美国游客乘飞机来一趟上海就要排碳2吨左右,而一个中国普通百姓做饭全年排碳也就是0.2吨。所以,只要通过世博会弘扬了节能减排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即便少一些打飞的来看世博会的参观者,也无伤大雅,因为还有更时尚和低碳的方式体验世博。

 

再说“平”。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从未像今天一样紧密连接在一起,网民不出门,便知天下闻。丹麦的小美人鱼虽然“出游”到了上海世博会,但是她的家乡的父老乡亲以及全世界的网民都可以都通过互联网随时看到她在世博会上大出风头。上海世博会的官方网站expo2010.cn通过虚拟技术的应用,将世博会园区和百余家展馆的精彩内容直观、逼真地呈现在互联网上。据业内人士透露的数据显示expo2010.cn的访问量屡创新高,最近三个月平均浏览量增长高达158%。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国内地访问者以70%的比例占据首位,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境外访问量将近30%。全世界的网友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各大场馆中自由穿梭,从不同角度体验不一样的精彩世博。既然可以坐在家里就可以一“网”打尽,也不必带着碳足迹千里迢迢来上海“到此一游”吧。

 

最后,别忽略了“挤”。世博会开园以来客流量虽然大大低于预期,据报道园区管理部门暗暗“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意味着安保等各种服务保障压力减低。但尽管如此,一些热门场馆依然排起了长龙,10几分钟的参观时间,排队等待却要几个个小时。如果客流量真的达到了每天40万甚至更高,世博园区的设施和能力是很难承受住这样的压力的。主办方应该从实际出发,改善管理水平,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而不要一门心思扩大客流量,甚至为此动员行政资源,来个“举国体制”下的人为游世博“热潮”。

 

虽然说了这么多,毕竟世博会的客流量还是个“硬指标”,能不能创造个“世界纪录”似乎事关中国在世界上的“面子”。如果这是个心理障碍,我想以自己的切身观察和体验告诉有关方面,国际主流媒体乃至普通公众对“7000万”这个预期或者目标本身其实并不那么关注,原因很简单:参观人数并不是衡量世博成功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世博带来的文化理念能给中国带来多少新的改变,能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什么样的足迹——而不是创纪录的碳足迹。正如1900年巴黎世博会预示了一个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一样,如果2010的上海世博会标志着人类低碳文明的兴起,那么这就将是一届与绿色奥运一样可以载入史册的“无以伦比”的历史盛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