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马光砸缸看你有没有发散性思维

标签:
发散性思维司马光砸缸公务员考试文化 |
分类: 中西文化 |
前两天重庆刚刚进行的公务员公招考试中有这么一道题: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以下属于发散性思维的一项是:
A.司马光见到小朋友落入水缸,当“救人离水”行不通时,果断地砸破水缸,“让水离人”救了小朋友的命
B.病人因胸痛来门诊检查,医生根据经验考虑可能是气胸、肺炎、心绞痛等,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肺炎
C.根据草莓比香蕉贵,香蕉比苹果贵,苹果比橘子贵得出草莓比橘子贵
D.画家在艺术创作的时候,事先要在脑海中将自己想要呈现的主题、构图和色彩进行安排,呈现出一幅草图"
其实,只要理解了什么是发散性思维,这道考题整个一个送分题。英语里“发散性思维”是divergent
thinking,国外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意识地进行divergent thinking训练,引导孩子们thinking outside
the box(跳出框框思考),其中方法之一就是做猜谜游戏(puzzle)。比如下面这个“钓鱼之谜”: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钓鱼,每个人都分别钓上了一条不同的鱼,但是总共只有三条鱼,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题超简单,一般幼儿园的小朋友稍微一动小脑子跳出积木框框就能想明白,俩爸爸、俩儿子不正好三个人吗。再出个难点儿的,这回与腿有关:
"Lucy is hiding under a table at her parent's holiday party. Looking out, Lucy counts 20 legs in the room. Later, all 10 adults leave the room. However, Lucy can still see 6 legs. How is this possible?(露西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家里开假日party,露西藏在桌子下面数腿玩儿,数出房间内一共有20条腿。过了一会儿,10个大人都离开了房间,可是露西还是可以看见6条腿。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别忘了,桌子有4条腿,露西自己还有两条呢。不过,这是我的发散性思维答案,也许还有更好的答案。比如露西家里的房间都是玻璃房,虽然大人们离开了房间,但是露西还可以看见6条腿,也许露西家里还有宠物什么的,总之可以看见6
legs,就这么回事。
这种发散性教育到了中学、大学甚至进入了职场还在持续。我自己前一段就参加过人力资源训练班,美国专家出了这么道题:砖头有什么用?谁要说砖头可以盖房子,非挨专家板砖不可。这砖头嘛,可以放在书包里假冒手提电脑,可以当砝码称重,可以沉鱼落雁,可以当丈量工具,可以当扇子扇风,可以遮阳,可以当铁饼,可以供奉……,对了,还可以被小矮人拿来垫脚,保持风度,比如法国萨科奇总统那样。
举了这么多国外发散性教育的例子,并不是要说我们国内教育不行。这些年来有关部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我们的小朋友也超擅长发散性思维,长大个个都能考上公务员。比如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位老师的“自述”(抱歉不知道原作者)就很说明问题的:
......那天我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我的意图是要学生说出司马光聪明或者机智、勇敢之类的,然后因势利导学生们学习这种精神。学生们纷纷举手,积极发言的热情很让我高兴.
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差点让我郁闷掉。
她问:老师,什么是缸?
我晕!你初中生了,不知道什么是缸?哎!也是,现在的城市哪有缸了,难怪孩子们不知道。看到大多数学生都用同样迷惑的神情望着我,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大家,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的问题是:哪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我说,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
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把我家最贵重的电脑砸了吧?
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
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
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阉酸菜咸菜。”如此出色学生是谁教出来的?
我只好解释说明:古时候每家都有一口缸是专门用来存水的。
第四个学生马上问:他们家经常停水还是欠水费了?
看来对学生开历史课真的很重要。不得解释:那时候没有自来水,人们都是取来河水或井水存在缸里每天用。
连自来水都没有,说明古代人很笨,还是我们现代人聪明。那个学生发出感慨。
第五个学生:那个缸放在哪里?
你个白痴!我心里说。我有点不耐烦了,斥责他刚才老师讲故事时干吗去了?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讲?我明明讲了放在院子里,你站着听一会!
他申辩:老师我认真听了,我的意思是问,那个缸放在放在院子里的哪个地方?是院墙边还是院门口还是屋檐下还是院中间?
这个我哪知道!司马光也没有留下回忆录详细说明,再说放哪小孩不都掉进去了吗?别找借口,继续站着!
第六个学生:那缸为什么没有盖子?
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得病……
我……这都哪跟哪呀!有盖子的,掉到一边去了。我意识到这样提问下去不是办法,弄不好会被这帮笨蛋扯得昏掉,只好拿出屡试不爽的老办法,提问领悟能力强的好学生。我示意体育委员。
体育委员:“那缸有多高?他也昏头昏脑随着前面的思路走。”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本来想说和我一米八的个头一般高,可我也没见过那么高的缸,可说太矮了司马光也就不用救了。
劳动委员看到我的示意:那么高,小孩是怎么上去的?
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进去的?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老师您讲了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这家伙不顾我已铁青的脸色自顾自地说下去。
既然要救证明缸里的水足够深或者是满缸水。能承受那么
多水的压强而缸没有破说明缸壁是够厚够坚固的。司马光既然只是小孩子,抱不动大石头,那么他拿小石头能砸破那够厚够坚固的大缸吗?不可能!就算他拿出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一下下耐心地砸,直到砸破为止,就算他最终把缸真的砸破了,那小孩估计早就淹死了,所以……
Stop!我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小子的物理学得真不错。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长身上: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班长站起来,看看同学们期盼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气:“老师,我得到的启发和同学们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故事——是假的!”
口吐鲜血,我栽倒在讲台上。司马光!你干吗砸缸????????
****************************************************************************
更多翟华中西文化文章,请参阅
世界上有一种贫困叫“词穷”(2009-05-08
06:51:05)
最新开通翟华微博 ——
三言两语一句的东方文化西方语,请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微博关注最新动态
http://t.sina.com.cn/invite/att_reqback.php?uid=1214713010&code=a45801947ff0fdf75fbb60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