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奇文共赏 |
李敖先生多才多艺,凤凰卫视去年一期(2006年1月19日)的《李敖有话说》介绍了他的一个看家本领,就是他的读书方式。李敖的读书方式确实与众不同,颇有独到之处,不论是不是“敖迷”都值得借鉴。
李敖是这样介绍他的读书方法的:“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下来,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分类分出来了。那背面有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排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切开。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了。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的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分的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神父还可以细分,神父同性恋就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基本上都翻译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来,偶尔也有些中文的。”
作为总结,李敖说:“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领告诉大家,李敖知道的那么多,博闻强记,记忆力那么好。我告诉大家,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一开始就是你不要偷懒,不要说躺在那里看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这不对。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今天我为大家特别亮一手,把如何看书的招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有系统的扣住这些资料,跟资料挂钩。可是找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
李敖的读书方法和治学方式对于我们有很多启发,与其说是“土法炼钢”不如说是数据库内存极小的“土Google”、“土百度”。我早些年在法国写关于法国的文章的时候,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李大师也差不多,一大箱子的碎纸片,找点什么要花很多时间。不过我近些年来写文章已经很少涉及法国,主要是离开法国很久了,不像很多年轻的朋友们在法国生活有很多亲身体验可以写。有几次回到法国走马观花,有所感触却总觉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那位“在法国 漂流>=生活”(http://luchan.spaces.live.com/)的Luc恐怕早就写过了吧。比Luc的图文并茂的博客来,我的博客又可以说是十足的土博客了。Luc是专业的法国电影博客(法国电影空间),有乐评-法国Chanson,古典音乐、行走欧陆、欣赏 - 造型艺术、长篇随笔,杂文等专栏,还独立开发打造了“法汉电子词典”。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读Luc的博客,如同到了法国。
前一篇:CCTV在国际上的真实形象
后一篇:章子怡发的哪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