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四海游记 |
到了越南,很想找一找中国的痕迹,看看中国文化对这个邻国有什么影响。正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正巧看见网上一篇报道,说“美中掀起一场越南‘争夺战’” 。越南国会外交委员会副主席Ton Nu Zhi Ninh说,虽然中越两国曾在1979年发生过战争,但现在的两国关系“从来没有这样好过”。
历史上越南借用过汉字,但是在17世纪,一个叫做Alxandre de Rhodes的法国人发明了Quoc Ggu,将越南文字罗马化,看上去已经和西方文字的模样差不多。在我看来,唯一汉字的痕迹就是每个字都是单独的字,而不是词。比如“越南”在越南文里写成分开的两个字:Vi莟 Nam,而非Vietnam。再比如我们开会所在的“下龙”,写出来就是“H Long”,而且Long就是中国的“龙”字。我想Ha也与中文有关,因为我们老家就把“下”念做Ha的。顺便说,河内的古称原是“Thang Long”,各位可否猜到这是“上龙”的意思。
这“上龙”和“下龙”不仅在文字上与中国相像,而且其来源也与中国有关。前天我发了一张下龙湾的照片,可以看到这里的风景与中国的桂林有点相似,其实比桂林更美,因为这里的山都在水中。在下龙湾的一个岩洞里,越南导游讲了这样一个传奇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应该是公元2世纪前后),当时统一越南的一个国王叫Le Loi,面对北方强敌的入侵,祈求上天帮忙。结果不知怎么感动了上帝,派了一只巨大的turtle从水里钻将出来,送给国王一只宝剑(类似孙悟空金箍棒那样的家什)对付中国人。后来不知怎么又出来一条大龙,上天入地,就形成了“上龙”和“下龙”(故事讲到这里脉络不清了,不知有没有更完整的版本)的奇景。
和我在一起的美国佬,很兴奋,肯定那个2世纪就打入越南的外敌绝对不是美国人。我四下望去,周围除了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以外,就我一个来自有数千文明的古国。换句话说,只有我可能来自那个古老的敌国。
在岩洞里,我看到了法国人、日本人到此一游的留言,还有“奇想天外”四个中文。在这个岩石下面,有越南人专门给中国人写的警示:“请无踏上石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