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西文化 |
近几天贴了几篇关于汉字的博客文章,想起几个月前收到的一位网友转来的邮件,介绍四川省营山县西桥乡年逾古稀的宾德斋老人编纂的《汉语拼音字头字典》(宾氏字典)草稿(参见http://www.yywzw.com/bin/)。
汉字拼音化,最要命的就是同音字。作者建议是用拼音加声调(标调)字母的方法,每一个不同的汉字有不同的拼法,区分开众多的同音字、近音字形。
具体说来,一个音节定一个常用字。例:ba爸, ma 妈。baba爸爸。mama妈妈。在音节后用不同的声调字母结尾,构成不同的字。例:bah八,bax把,bas 吧。在已用声调字母之后,再加一个声调字母构成字体。例:aoyy骜,bopp勃。为了使拼音字简短,也编有一些简体拼音字。例:ja家,qa恰,xa狭,xe携。有的汉字,由于不只一个读音,且意义各不相同,则分别列为两个或三个拼音字。例:doud都、dud都。cih差、фai差、фaセ差。haηф巷、xaηф巷。y、w字母开头的字,由于同音字太多,则分别列入i,y,u,w,v等字母开头的项下,编成不同的拼音字。例:ia呀、ya亚。uan弯、wan晚。vq逾、yu余。
作者在2001年完成这个拼音方案,乐观地预言:本字典出版后,五十年左右汉字拼音化。但是,将其寄予或咨询多家出版社,均是退稿或杳无音信。因而,尚未找到出版的途径。
这样的拼音方案,各位觉得有希望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