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城白金城(组图)

标签:
杂谈旅行谈天说地文化休闲感悟随笔巴西 |
黑金城白金城
——走马观花巴阿秘系列之三
斯 雄
巴西有两个世界第五:国土面积为854.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人口为1.8亿,也居世界第五——和中国相比,巴西才算是真正的地大物博。
巴西矿业,就在全球享有盛誉:
铁矿石蕴藏量约480亿吨,大部分为含铁量60%以上的富矿,且多为露天矿,按现有生产能力,铁矿可供开采数百年之久。铀储量24万吨,位居拉美之首,世界第六。已探明的锰矿有2亿吨、铝矾土20亿吨、镍0.53亿吨,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矿如钨、锡、铅等。铌矿探明储量已达455.9万吨,按当前全球消费量,足够供应全球市场800年……
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成为国际上矿业开发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
我们这次所到的贝洛市,是美那斯吉那斯州的首府。该州的首府,之前是在黑金城。“美那斯吉那斯”葡语的意思,就是“矿山”,巴西昔日的“淘金热”,也主要发生在黑金城。
黑金城后来被废弃了,现在已经是巴西著名的旅游城市。
19日上午从贝洛趋车3小时,抵黑金城。
黑金城的中心是建在山上的一个广场,四周以及顺山而下都是过去淘金鼎盛时期依山而建的豪宅大院,大多已改作商店和餐馆。这些老建筑所展示的沧桑感,让我马上想起看过的美国西部片中的景象。
据说,这里的房屋,当时建几扇窗、几重檐,都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越有钱、越有地位,窗户和屋檐就多且复杂多变。环顾广场四周,房子窗口,都有花枝招展的各色美女倚窗托腮作“放电”状,近瞧方知为美人雕像。售卖明信片里的老照片中,就有这样的原始场景,现在不过是想复原而已。
起伏的山坡,坡度有的得有将近70度,可汽车都行走自如。
规模不大的黑金城里,光教堂就有40多座,可以想见淘金热时期这里有多么繁荣和昌盛。可惜这些教堂大多已经废弃,只有少量的几间修缮后仍在使用。城中心有宝石制作加工店和矿石博物馆,光顾的人似乎不多。
我们特意去参观了一处旧金矿。矿井为葡萄牙人所有,后与德国人合作开采。1811年开挖,一直到1980年,每年约产黄金30吨。后来停止开采的原因是品位降低,黄金含量由最初的每吨50克黄金降至每吨4.5克。据说剩下的储量还有90吨,只是开采成本加大。于是老板把矿井保护起来,暂作旅游景点来经营。
我们坐矿车下到地下150米处,那里是原来的开采作业面。空间很大,解说一一给我们介绍,特别是金子主要在哪些岩层。他说,矿井其实一直延伸到地下450米,和地下河相通。
这是我第一次下矿井。之所以并不紧张,因为冶金矿比煤矿相对要安全得多,因为所处岩层和岩石结构不一样,一般不会出现诸如瓦斯爆炸、透水、塌方等等。
离开黑金城,即赶往白金城。
白金城规模不大,只3万人,但也是个矿山镇,蕴藏丰富的富铁矿,吸引了来自德、美、日、韩以及中国的企业,都有意与巴西合作开采。资助我们此次活动的央企“中冶赛迪”,去年刚给当地一家钢铁企业设计了高炉。遇上这次金融危机,暂时停产。原本约好我们去参观的,结果老板婉言谢绝了。
去南美之前,有关人士总是提醒,要自带拖鞋、毛巾、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那边的酒店均不提供。
其实这都有些误导。除拖鞋以外,其他的东西,酒店一般都提供,和中国酒店没什么区别,最次最次的,也会提供浴巾和香皂。
在白金城住的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刚住进去,我发现房间居然配备有拖鞋,是夹大拇指脚的那种,很软。意外而欣喜,我一进门就穿上了,心想,这家酒店还真不错,服务很人性化嘛。
不一会儿,来了个女服务员,一边指我脚,一边用葡语叽里哇啦说,我不明就里,就写了个纸条,把导游的房号和英文姓名给她,让她去跟他说。
过一会,又上来一个男服务生,同样指着我的脚,叽里哇啦说半天。
啥意思呀?我很纳闷。
我也跟着看看我的脚,好像明白了:拿出我自带的拖鞋换上,把房间里的那双拖鞋递过去。服务员马上不停地点头,连说“YEAR,YEAR,THANGK YOU。”
原来,房间里的拖鞋,不是酒店给配的,而是上一个房客落下的。(待续)
黑金城中心的房子,都在比窗户和屋檐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