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的泥土晚餐
标签:
唐小冲生活流水简餐小资杂谈 |


图2
很多人喜欢将“小资”的帽子不由分说往我头上扣。好吧,说我小资,我就小资给你看。
发布厨娘下课宣言尚不足一周。这一周,分别在KFC、小杨生煎大妈米线陕西秦镇和洋葱餐厅各混过一餐,其余在哪儿吃的、吃的什么已语焉不详。排在最后的这家洋葱餐厅,让我远离厨房的文化心彻底昏死。其实我比较节俭,对于吃什么从来不考虑别的,只为呼应胃的感觉。所以这个在洋葱的晚餐也不例外。按照我一贯的喜好,我在精美的菜单里搜搜拣捡选了一个酸辣海鲜汤,一份清炒上素,一碗饭;加起来一共是78元。所谓清炒“上素”,实际上就是把山药、黑木耳和荷兰豆混炒在一起的。黑、白、绿三色的菜肴装在洁净的细瓷盘里,看起来比较清爽。而酸辣海鲜汤一直是我的保留菜品。我不仅爱吃,也会做。其实,我原本是打算点一份酸菜鱼的,但点菜的小姐问了一句:您几个人吃?我就明白了,这份价值58元的酸菜鱼仅我一个人是消灭不掉的,只好做罢。
不过这餐饭吃到最后,我很庆幸没点这道鱼。因为,越是家常的,越是能考验一个厨子的技能。
这份价值78元的晚餐,实际上我只吃了四分之一不到就愤而离开了。我感觉这78元里有70元是环境的,还有8元是食材的。厨子的手艺,我给他评定的价值为零,虽然他肯定付出了劳动。在秋老虎肆虐的八月,厨子是一定还要挥汗如雨的。然而,他的劳动不仅没有为食客创造出价值,反而在浪费食材和油盐酱醋糖。我仔细研究了那一盆酸辣海鲜汤。我发现其中的材料:精瘦肉、嫩豆腐、干贝黑木耳之类的都还比较地道,分量也足;可一碗汤喝下去,却只觉得酸而不辣,也不咸。那一盘清炒的“上素”应该很简单吧?可惜那味道,也终归是不知所云。我不知道这厨子的味觉,是否有异于常人。虽说是众口难调,但好吃的东西总是能被众多的人发现并追捧之,这说明,好吃与不好吃,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就好比我,我并不喜欢吃西餐;但走过美利坚多座城市,我仍然能知道意大利餐厅的牛排最好吃。唉,我只能说,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好吃的人都出来混厨师了,作为食客我只能哀莫大于心死。这个晚餐,不得不就地解决了。
从书房退回到厨房。
在一尘不染的厨柜里,竟被我扒拉出三只土豆;冰箱里还有几只碧绿碧绿的大青椒。又找出红尖椒若干、生姜一块。冰箱里还有土鸡蛋等等;
一个人的晚餐,是足够了。
洗手操作的时候,我故意没开冷气。
其实,成天呆在书房冷气的日子,也是毫无生趣的。也许,不做家务的人生算不上完整。还有,老人们常说,不要怕出汗,自然的新陈代谢会比较健康。
水发黑木耳少许。打开四只土鸡蛋加入青椒丁拌匀;土豆切丝,黑木耳揪成小块,干红尖椒剪成小段,生姜切丝备用;
点燃燃气灶。打开功率强大的抽油烟机,“呼呼”的声响也许正好诠释烟火人生;油锅预热。一番煎炒挥洒,片刻功夫,两个小菜就上场了:酸辣土豆丝,黑木耳点缀其间;青椒鸡蛋饼,金红配碧青,卖相清新;
从冰箱里取出冰镇好的“冰糖银耳南瓜羹”,这是我跟风博友“跟随”做的秋季时令甜品。到此为止,我的晚餐有荤有素有汤水,算得上营养齐全,样子家常好看。而且,因为我用的土豆、青椒南瓜和土鸡蛋,全部来自崇明岛无污染生态农场,所以,这个晚餐,还可以称之为绿色,原生态。有道是: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其实,小资不是我这样子的,真的。我甚至讨厌太都市化的东西。
看来,一日为厨娘,终生为厨娘;尤其是作为一名惯于娇宠自己的胃的厨娘,也不是那么容易说下课就能下课的;
无比纠结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