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回来了

(2010-08-26 18:40:44)
标签:

唐小冲

北京

侣松园

宾馆

童年足迹

黄寺大街

暑假

杂谈

八月十九日,上海气温37度。

拖着中号的拉杆箱,从地库上楼到办票的出发厅。就这一会儿功夫,汗水就濡湿了精心捯饬的刘海。

 

一个多小时之后,我在首都机场排队等候出租。飞机上播报的信息是:地面温度摄氏28度。

 

凉风适时吹过来,悠悠的。也许是排队的人不多,也许是夜色宜人,我没有觉出初到异乡的寂寥;反倒觉得,一定有人、有些人,在这座伟大城市的某个地方,等我。

 

出行的时候,我喜欢随时带着一个拉杆箱,新秀丽的。据说这个牌子的轮轱辘,材质与飞机的轮子相同,所以经久耐用。这一次来京当然也不例外。行李箱可以把所有该带的和不该带的,一网打尽;手上,就只拎着一只巴掌大的小包包,以备电话、零钱和写有重要贴士的小纸片。

 

没有通知任何人接机。因为我喜欢以从容的姿态,面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城市。娘在世的时候,每次看见我戴着墨镜、拉着行李箱说走就走就不免疑惑。她老人家总也想不明白,那个曾经天塌下来都不急、娇憨得像年历宝宝的小女,缘何变成了江湖肥女,来无踪去无影的。

 

开车的是一位操着地道京片子的老人。才搭讪了几句我就暗自乐了。因为我发现,只要踏上北京这片土地,我的国语就无由地突飞猛进向京片子靠拢。尽管,我永远都发不出NL这两个声母的正确读音。未村的老黑古渡闲人,都曾好为人师教我教到汗流浃背却仍是崩溃到最终放弃。怪谁呢,教我说第一句话的那个婉约女子,就是一辈子都没有学会读这两个声母的啊。

 

车子行进到黄寺大街,老师傅犹豫着不知该往左还是往右。因为我报给他的那个地址后面,是带有“甲”和“乙”字样的。

 

我是路盲,却不妨碍在这会儿一个激灵,电光火石一般:我来过这里;

果断指挥掉头往左!老师傅半信半疑,但是最终,还是减速换挡掉头往左而去。

 

面前的马路很安静,甚至有点儿与这个时代不大相称的落寞。

赫然看见几个似曾相识的院门,还有门前的标示。竟然还有散漫女子端着搪瓷茶缸,在那门里进进出出。

 

仿佛是梦境一般,这马路,这院子,这。。。气息;眼眶无由地发涩,发热,似真似幻。

车子徐徐行至一条小马路的路口。但见垂柳依依,却落叶纵横,人迹稀少。再次令师傅右拐,驶进去。师傅狐疑地回头,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说:原来您认识这道儿啊?

 

其实我啥也不认识。只是感觉,我一定来过这里,一定的。

打问一个地名。师傅说,那片地儿呀,几十年都没怎么变;不过您说的那条马路,三年前才拆了。

 

三年前才拆了。我,还是来得太晚。

那条小马路,应该是我生命的发源地啊。难怪这儿的一草一木,这冷清着的欢喜与包容我如此熟稔,一见便觉得是前世的相亲。---它离我此行下榻的酒店,就一马路之隔啊。

 

大概才十岁吧,跟着父母离开这座城市,与伴陪我多年的“灰灰”相拥作别。灰灰是一条形似野狼的母狗,面目凶恶,却对小小的我言听计从。有一回,无意中听见母亲说某位叔叔比较讨厌。于是,在那位叔叔再上门的时候,我就示意灰灰一个饿狼捕食扑上去。半人高的灰灰,几乎是全身直立;两只前爪一左一右搭在那人的双肩,张开血盆大口,只等我一声令下就要咬下去。吓得那人风度尽失,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当然,我只是想吓唬吓唬他。从那之后,上门的人里面便再也不见了那讨厌的身影。

 

本来,我是带着灰灰坐上的南行的汽车,无奈灰灰几次三番跳车而逃。它嚎叫得悲痛欲绝,却死活不愿离开那个“老”家一步。最后,爹娘只好将它托付给邻居夏家奶奶,挥泪而去。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养狗狗。后来,灰灰在夏家那个家里“寿归正寝”,据说是得了皮肤病死的。灰灰之后,我再也没有养过别的宠物。灰灰,似乎用尽了我这辈子对狗狗的热情;无数次,我在梦里抱着灰灰痛哭失声,生离死别一般不忍离去。。。

 

北京,是一座保存着我全部童年的城市。

 

成年之后,无数次从这个城市匆匆而过。但是它在我心里,却渐行渐远。不敢提起,不愿意提起。每次路过,都是住下,然后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唯有这一次,是我自己鼠标轻点,亲自选了这家将入住的酒店;

 

这一住,我竟回来了;北京,回来了。

 

从酒店出来,不出三百米,就看见一家老北京的饭馆。从窗口望进去,看见“白水羊头”的招牌,还有“XX爆肚”。

半夜了,是打烊时分。却央求着进去坐坐。老板应允,殷切地过来,问:想吃点啥?

 

想吃招牌上所有的。爆肚,羊肉,凉拌黄瓜,牛肉,泡鸭蛋,辣白菜,酸梅汁,全要了;

老板眉花眼笑,屁颠颠去了。一扭头,又看见墙上“馅盒子”三个大字;赶紧地,再加一个韭菜盒子,还要一份葱油饼。

 

到底是实诚人。老板问:姑娘,您。。。您能吃得下这么多吗?

吃不下。但是每样儿都尝尝,不行么。除了早餐的那个忘了名字的、里面卷京葱的肉饼没见踪影,这个店里,仿佛我想要的一切都齐了。消息过去,惊得博士姐大跌眼镜。她说:竟然,你比我这个几十年的北京人都吃得土呀。

嘿嘿,一餐吃了两百多,净是名不见经传、不足与外人道的小玩意儿。

 

美食,是一个城市的经络。人们是循着经络走进那个城市心脏的。与其说想念一座城市,毋宁说是想念那个城市的美食,以及那些美食所特有的味道。

 

某人说,喜欢吃什么,还能遗传;

不知真假。但是我发现,我喜欢的一切,其实都与小时候有关,与这座古老的城市有关。

 

 

北京,回来了
图1  回家


北京,回来了
图2  格格的客厅


北京,回来了
图3  宽街板场胡同


北京,回来了
图4  鸟笼   四合院


北京,回来了
图5  从这里  回到从前


北京,回来了
图6   我的灵魂  活在四合院

北京,回来了

图7  岁月有痕

北京,回来了
图8   杀人,杀人


北京,回来了
图9   住了半天的地方  440大圆

 

北京,回来了
图10  幸福流氓

 

北京,回来了

图11 有吃有喝生产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