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骄傲与偏见

(2010-04-24 19:38:53)
标签:

上海

世博会

生活记录

杂谈

四月二十三日早晨

不到八点,我就站在路口了。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开车的是个女司机,剪着一头参差不齐的短发。虽然讲着一口上海话,却丝毫感觉不到本地女子常有的那种软软的甜甜的嗲。而我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从普通话里听出上海那一丝丝特有的腔调。我发现,我还是比较喜欢女人有点儿嗲的。

 

拎着相机,我坐到了司机后面的座位上。身上除了三百元钱、手机和钥匙,就是这个相机了。

 

女司机瓮声瓮气地问:到哪里?

我答:世博园。

 

今天,我拿的是世博观摩专场票。单位统一的集合时间,大概在八点半。我生怕女司机不会走路而影响我按时与同事会合,就说,世博园区你会走的吧?

 

女司机显然对我的问题并不意外。她说,走是没有走过;但是,肯定能走得到那地方。

如是也好。就此安心坐下。

 

女司机一边打量着路上的标示一边小心开着车。在等一个红灯的时候,她扭过头问我:你是去参观世博会的?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她叹息着说:一个世博会有什么好看的?我看呐,也就是你们这些有钱人闲得无聊才想着去看;

 

我想跟她说,我并不是富人,世博会也是值得一看的;但看着她在逆光中雄壮的背影和那一头枝枝丫丫的短发就噤了声。想起远在山东、号称博览群书的拥炉吟雪。有一天这厮竟问我:冲啊,你们上海那世博会,有不有骡子和马的交易场啊?

 

记不得当时我是怎么回答的了,反正我是捏紧了拳头。不过,一想到电脑屏幕又不是他家的,我的铁拳就终是没有真的落下。

 

当前方出现“长青北路”路牌的时候,女司机说,恐怕不能再向前了。因为世博园有交通管制,不知道出租车能不能靠近;

 

可是,我手里入场券上的示意图告诉我,世博园的入口好像不在此地;于是,就要求女司机继续往前再开一段。终于,看见了维持次序的警察。警察示意所有的车辆都在桥下大拐调头,乘客可以就此下车;因为这条路的右边,就是世博园的7号门了。

 

特别留意了一下,这个门的确切位置是常青北路交雪野二路。后面这个路名好像是第一次看见。为防忘记,我还联想了一下:雪野,雪岸,只错一个字;所以,当我在亚洲区走走停停,拍了一圈之后拐进“真锅”咖啡馆歇息的时候,就给远在北方的雪岸教授发了一个信息。我说,世博会里美食真多,到处香气氤氲,弄得人垂涎不已;

 

当然这是真的,上海几乎所有的品牌餐饮企业都在园区开了分号。雪岸的信息很快就回来了,伊哈哈大笑说:美死了你。。。多拍片。

 

接着说进门。

从这个7号门进去,我就随着大流排队往前了。

排队的那些框框一律是“八卦阵”式的。

进门先关手机,安检;预备好身份证,以备随时抽查。

园区内,有净水免费饮用;

厕所林立。据说可供八千人人同时入厕。

 

一进门,就看见游人堆叠着在抢中国馆的预约票,遂也上前取回一张。后来才知道,进馆内参观,是按预约的人数放行的。也就是说,每天接待多少人,是事先排好的。没有预约票,排队也是瞎排。所以,想去哪个馆参观,应事先预约。

 

就这样,我从早晨八点多进园,一直到下午四点。整整八个小时,中间只有不到半小时我在“真锅”喝咖啡做短暂休整。下午三点左右,当我走到C区美国馆的时候,相机没电了,人也几乎虚脱。坐免费的“世博专线”从C区回到中国馆,再到7号门,又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钟。因为这个7号门离我家最近。一双脚,早已经肿胀麻木不听使唤。即使这样,坐落在浦西的D区根本就无暇靠近。这个体力活,可远比逛逛街杀伤力大啊。整个园区,分ABCDE五个区。虽然有“世博专线”在区域之间免费摆渡,但是,每个园区的馆与馆之间,交通全部靠走。所以,下午两点钟,我的同事小金就给我发来信息;她说她先行一步打道回府,因为两条腿实在吃不消了。

 

吃不消,谁吃得消呢。所以,当我一步一挪走在回7号门的路上,看见那些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坐在专门的排排车上,嫉妒得我眼睛都绿了。。。

 

所以。如果你来参观世博会,我愿意守在家里精心为你熬一锅米粥;甚至,还可以专门为你再炒个小菜。但是,如果要我亲自陪你前往参观,--偶买噶,还是饶了我吧。

 

下午五点钟,终于回到家。瘫倒在书房的大椅子上,接到某人的电话。他阴阳怪气地说:亲自去了一趟世博会,那么说说,意义究竟在哪里?

 

想了一想,我说:奥运会有意义吧?那么,世博会就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和情感,等等、等等的综合的奥运会;既然如此,在自家门口开世博会,有什么理由不亲自看一次呢?

骄傲与偏见                 一大早,澳大利亚馆前就排起了长队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国大馆也大

骄傲与偏见
                    罗马尼亚馆
骄傲与偏见                小的是美的,所以参观的人也多多



骄傲与偏见
                   戴面纱的瑞士馆。面纱上的红果子,怎么看怎么像山楂
骄傲与偏见
                    细节
骄傲与偏见                   德国馆,机器的感觉。想进去参观,无奈时间太匆匆

骄傲与偏见                 在马路对面看中国馆

骄傲与偏见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骄傲与偏见
                 日本的蚕宝宝
骄傲与偏见            乌兹别克斯坦馆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印度和沙特阿拉伯馆
骄傲与偏见               中国政府的巨大投入


                      骄傲与偏见        宽阔恢弘的人行高架步桥,日接待六十万人没有问题
骄傲与偏见
                    低碳!低碳!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图1   7号门坐落在常青北路交雪野二路
骄傲与偏见                    图2   世博园主要区域是A、B、C,还有企业和专题区



骄傲与偏见
                   图3  英国馆。猜猜这个毛茸茸家伙的含义
骄傲与偏见                      图4   西班牙馆  看看这些草甸子

骄傲与偏见                  
            图5       谜底在这里 

骄傲与偏见                图6   波兰馆

骄傲与偏见                       图7   印度馆

                
骄傲与偏见
                 图8  其实我倒有心进去参观一下。有点落寞的尼泊尔馆
骄傲与偏见              图9   出产浪漫爱情,却缺乏具有创意的建筑艺术



骄傲与偏见                  图10  清明上河图  中国馆第一展区

骄傲与偏见                图11   中国家庭生活变迁。看得出这是哪个时代吗

骄傲与偏见              图12   进门之后的八分钟短片《春天的故事》

骄傲与偏见
                  图13  外表普通,内里精彩的中国馆
骄傲与偏见                 图14  中国香港馆

骄傲与偏见                 图15   城市生命馆。阿凡达坐骑

骄傲与偏见                 图16   这些示意图作用可大呢

骄傲与偏见               图17  意大利馆

骄傲与偏见
           图18   毫不浪漫的法国馆

骄傲与偏见
                   水亩山水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中国馆的天花板,处处体现出科学
               
骄傲与偏见
                 桥梁艺术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中国馆内部的天花板。播映的动态图像为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骄傲与偏见                 窗外

骄傲与偏见                 不准拍照!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骄傲与偏见

                  地板上的展示

          

更多图片请见     世博会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八年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