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采夫
潘采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98
  • 关注人气:21,9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小刚,毕业了

(2015-11-11 13:20:08)
标签:

杂谈


 “台词”在冯小刚作品中一直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假使我们将冯氏作品中的台词一一抽离或置换,冯氏作品的“龙骨”多半也就土崩瓦解。尤其在冯氏贺岁喜剧中,故事和情节从来不是其强项。在冯氏作品尤其冯氏喜剧中,支撑其主要戏剧效果的正是台词。所以,很早就有人说,冯氏电影其实不过是用胶片拍摄的“情景喜剧”……这个半褒半贬的“风凉话”可说同时道出了冯的锋芒与软肋。


  “台词”在冯小刚作品中一直也是最精彩的部分。不过,很少有人探究其精其彩渊在何处源在何方。简单说,冯氏作品中的台词的精彩与重要,与文坛顽主王朔关系密切。而一个起家于新北京侃爷教父王朔背影中的编剧、一个凭借改编王朔原作走红江湖的导演其作品台词再不精彩纷呈,也有点说不过去。而如此事实一则印证了王朔语言的影响力和颠覆性,一则印证了冯本人对台词的确情有独钟,心有灵犀。说冯导有语言天赋之类的肉麻话我显然老大不乐意,不过,冯小刚的确聪明。

  而最值得玩味的,也正是这“聪明”。简单说,冯氏聪明的要害在于,他实在不是一上来就像今天这样剑拔弩张的啊。当年,热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有句著名台词——葛优说:“我知道我傻!”如你所知,这句后来成为“流行语”的台词其实是典型的“王朔腔”叙事策略,它是聪明人的口头禅,而从来与SB无缘。而这句流行语其实也正是其时冯小刚心态的真切写照。而自此之后冯小刚要风有风要雨是雨梦想成真的传奇故事也说明,当年他选择王朔作为自己“台词”创造的起点,跟对了人,站对了队!

  更少有人察觉的是,王朔而外,冯氏“台词”风格的另一个“后援”是演员葛优。葛优成名至少不比冯小刚晚。远在接连出演冯氏贺岁喜剧《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直至《大腕》之前,在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的《顽主》中挑大梁的葛优已用自己独特的台词处理方式将王朔作品中那种戏谑、调侃、反讽的语言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简单说,葛大爷有意无意选择了与凡人有限的想像相反的一种声音造型法——他用冷漠传递送激烈,用慵懒宣泄愤怒,用自嘲表达颠覆,用无赖完成解构……

  所以,中国文坛上的“顽主”其实有两个:一个在书本里,一个在银幕上。照直说,“葛优”其实就是一个影像版的“王朔”。冯小刚2003出版过一本名为《我把青春献给你》的畅销书。在这本书中,写“王朔”那一章叫“抬头望见北斗星”。纵观冯氏成长、成名简史,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多少有些肉麻的标题其实满含真诚——因为冯小刚果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他对王朔的顶礼膜拜——你看你看,除去纸本的王朔外,他连影像版、声音版的王朔也没放过啊。

  所以,说冯小刚的“台词师傅”一是王朔、一是葛优,多半恰当。而且,当书本里的王朔台词被电影里的葛优落实为不阴不阳、亦真亦假的独特声音造型后,不仅王朔个性鲜明的“雅痞腔”被落实为一种颇具感染力并一概引发大面积流行的“物理文件”,同时,它也顺水推舟,让冯小刚站到了一个流行时尚语领导者的位置上……对此,其实颇为令人担心,因为经年生活于他者背影中毕竟危险。而这样的担心不期又因为《天下无贼》的上演而少许令人释然——在本片中,引人瞩目“台词”已被节制到最大限度,代之而起的是细节密布的剧情和渐入佳境的人物刻画……而“台词”课毕业后的冯小刚或许更值得期待? 黄集伟 (作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