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任意球 |
这成了我最受欢迎的一条围脖,它在一个小时内被转发一千多次,几百人跟帖评论,进入“泪奔帖”的行列。很明显,它击中了人心中的某一块地方。有位网友说道:“之所以赞美他,只因为在一个操蛋的环境里,我们都做不到像他那样。”人们对孙葆洁心存感激,他以一人之力,给整个中国足球保留了最后的底裤,在人心里捻亮了微弱的光。
其实我心里有些奇怪,吴思在《潜规则》里说,劣币一定会驱逐良币,并举了清廉的官员被杀害的例子,在裁判基本全军覆没的时候,为什么孙葆洁幸存了下来,还能继续吹哨,而不是落个“此地长眠一根筋”的下场?我相信,孙葆洁能够不收黑钱,但他未必能拒绝官哨,因为不如此,他连吹哨的机会都没有,遑论九年金哨了。
所以,孙葆洁应该也做了必要的妥协,比如吹官哨,但他毕竟守住了底线。在全线溃败的时候,一个人的坚守是伟大的,当所有人都解下裤带,向现实裸奔者下跪,那个死死抓住自己腰带的人是个勇士。人本质上是热爱群体的绵羊,在集体中能找到温暖和安全感,被融合在整体中的程度越深,个人落寞的情绪就越少。当世道变得太坏,收黑钱都成了从众行为,那些能长期忍受集体孤立的人,是真正的勇者,他们心中必有信仰。
孙葆洁凭什么?他好像不是宗教信徒,为了偶像注定忍受人间的苦痛,他只是个普通老师,学校风气也那么坏,他凭什么就成了显克微支笔下的灯塔看守人?孙葆洁其实没做什么,他只不过尽了一个裁判的本分,我们的诧异和不解,证明了本分已经成了丢失的东西。有人弄丢了我们的东西。
诗人写道,中国,我丢了我的钥匙。但熊培云说,他不喜欢让人绝望的东西,中国最不缺的也是绝望。像孙葆洁那样,从自己出发,谨守着底线,无论多么卑微,做好自己的本分,这算是一种信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