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富豪榜又出台了,依然是风风火火,依然攻占着媒体头条。我对谁上谁下兴趣不大,不过是老调子重弹,作家榜又不会成为杀猪榜,我只是心下感慨,那个年轻人就这样成功了。
不用看今年的榜单,就知道郭敬明、郑渊洁二位又是龙头股,其他人是不是作家我不敢置喙,这二位是“商人+作家”是确定无疑的。郭敬明开了公司,办了杂志,雇了员工,还出了员工集体跳槽风波,即使算不上传媒巨子,也是成功的杂志发行人;郑渊洁更是资深老板,我小时候读的《童话大王》就是人家独资,而且,想买全郑渊洁童话全集,那批量,得拿车去拉。商人+作家,简称商家。
这说明,在一个作家榜里面,只有商人才能“居高不下”,所以我宣布,明年的“一哥哥”还是郭敬明,韩寒?一边玩去。正因为如此,杨红缨靠一个键盘排名第三,才让我不得不尊敬,这是什么样的干劲啊。另外,前三名还说明了一个文坛经济规律:想赚钱,把书卖给小小少年。
在这个榜单中,于丹、易中天、阎崇年诸位老师终于退位了,但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说意味着百家讲坛的死亡那是瞎扯。于丹缩水易中天退位阎崇年落榜唯一能说明的,是三位老师的产品销售周期已经完成了。在赚了个盆满钵满之后,易中天改学术了,于丹改人文了,阎崇年改论战了,他们的书也漂亮地撇油完毕,开始收尾了。
值得一提的是,百家讲坛派的出书模式,是先在央视广而告之,那一堂堂四十分钟的大课,如果交给史玉柱,得卖多少脑白金?所以,我不敢将百家讲坛的老师们看成作家,他们敢情也是“商家”,他们那儿的流水线产的不是书,那是正宗的精神麦当劳。
这样一看,又一个问题出来了,前面的都是“商家”,饶雪漫、郭妮、何马、明晓溪、沧月这些翻身上榜的年轻人算不算作家?其他人我不了解,但饶雪漫、郭妮们有没有写作团队呢?他们出书的速度抵上一个小型出版社,应该称他们群作家还是作家群?或者称他们为“出版人+作家”,简称出家。
把榜单上看下看横看竖看,越看越胡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榜单啊?刘震云余华贾平凹,这几大腕给扔哪儿去了?真的就一代新人换旧人了么?榜单这么青春这么嫩,我们是否该给这个榜改改名字,叫有点文学味儿的畅销书榜?或者××杯青少年最喜爱作家排行榜?
这个榜我不太信服,但我对制榜人吴怀尧心服口服。一个生于1984年的年轻人,只起了一个名字,把青春作家、网络作家、通俗历史家还有老作家放在一锅搅拌,轻松就整出了一个热门话题,一个文化事件。他什么也没有,只提出一个概念,就让作家有了宣传,报纸有了版面,时评家有了口水,读者有了谈资,他自己有了钱。没有人失去任何东西,倒留下了很多财富,还有满地的口水,这才是真正的共赢。这个榜单的出生记,就是一个“80”后年轻人的成功史,是一个商人白手起家的大富翁游戏。
这位逛书店计算作家收入的手工业者,真是个了不得的年轻人。
潘采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