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唱句赞歌会死啊——读者夜访王小山

(2008-11-05 14:50:14)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会

 

唱句赞歌会死啊——读者夜访王小山

 

《又厚又黑红楼梦》
  作者:王小山
  出版:东方出版社
  定价:25:00元

 

 

   读者:王作家好,我是读着你的专栏长大的,你的《死鬼》陪我度过了童年,《梦遗》又陪我度过了青年时代,请问你什么时候能写得长一点?
   王小山:谢谢你的批评,任文坛风云变幻,我只唱同一首歌。倒不是我不愿写,只是写了给谁呢?给《萌芽》我老了点,给《收获》我又嫩了点,就这么耽搁下来了,我们大龄文学青年也很尴尬的。
   读者:读完你的本新书,感觉有点情绪,虽然我是一个《红楼梦》爱好者,比业余红学家低一级,但我看到你把《红楼梦》当草纸用,还是有点悲愤莫名。
   王小山:看来你不仅读我专栏长大,也是看百家讲坛长大的。
   读者:我心中有个现役红学家排名,王蒙、周汝昌、王小山、陈林,您认可吗?
   王小山:愧在陈前,耻居周后。
   读者:但你对《红楼梦》的研究就是不如胡适深。你那么喜欢政治,可以写政治专栏,为什么非要糟塌《红楼梦》呢?
   王小山:经学家看见易,刘心武看见淫,阎崇年看见满,他老人家看见革命,《红楼梦》既然是老祖宗的遗产,我也是炎黄子孙,为什么就不能分一杯羹呢。我写点时事,挣点稿费,自食其力,总比红学家用公款搞红楼高尚一点。
   读者:书里有一节是探春新政,但探春跟三峡和中华鲟何干,您的想像力也太丰富了。你还写了那么多官员,为什么对他们那么感兴趣呢?  
   王小山:这是因为官场与《红楼梦》本是一家,大观园里的君君臣臣,男男女女,都是可以对号入座的。 
   读者:你的专栏最大的特色是批评,一个人批评几年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批评不表扬。看你满篇都是说人话,唱句赞歌会死啊。读你的文章有个感觉,“赢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
   王小山:你错了,其实我最恨人说我心藏大恶。担点小道义,舆论监督一下官员们,让他们多学好,少作恶,这是政府做梦都欢迎的事啊。我很烦,我明明是一个主旋律专栏作家,偏偏被看成少数派,大家该修修脑壳了。
   读者:不过这也怪您,明明是个好人,天生一幅鸟样。你的一篇《贾樟柯迷茫记》,写编剧王斌告密贾樟柯,听说王斌要告你,现在到几审了?
   王小山:后来,后来没下文了。这是我第一次当被告,被告未遂,竟然有点失落。不过老夫也可告慰自己的职业生涯了。
   读者:《捐款这件事》一文里说,“国家还不富裕,2005年公务员们的饭局费才6000亿人民币,没有余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个时候,大家伸把手,人民帮人民一把的确非常应该。”这样情真意切的文字,在你的书中频繁出现,还是挺感人的。
   王小山: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者:书中说到你的朋友麦家,他现在勇夺茅奖,杭州给他发了百万奖金(包含房产),看来写字也能发财。
   王小山:这么高的奖金,他得的是茅台奖吗?照此下去,如果得了诺奖,政府发的奖金也许能赶超金庸了,作家财富榜一哥。
   读者:我支持您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但不知他们有没有设置专栏奖项?
   王小山:都是浮云,谁也逃不过时间,逝者如斯夫,一泡尿的功夫,黄河已经流远.......
   

  潘采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