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被封杀”传闻引起的波澜连绵不断。近日,国家广电总局相关人士对传闻做出回应,称广电总局并没有“全面封杀”汤唯,只是不提倡在继续扩大她的影响力,“汤唯是个好演员,但是很多青少年会觉得像她这样是‘一脱成名’,对青少年的成长容易产生负面影响。”(见3月18日新京报)《色戒》剧组也迅速做出反应,继导演李安发公开声明支持汤唯之后,3月17日,梁朝伟在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上表示,“作为一个专业的演员,汤唯只是演她的角色,如果要封杀,作为一分子,我也有责任。”
一纸命令,引起这样大的反响,是各方面所不乐见的,因为这违背了“不继续扩大她的影响”的初衷。对一部电影以及相关演职员进行处罚并不罕见,今年1月上旬,《电影《苹果》因有色情片段,制片人接到“停赛两年”的罚单,影片也被禁止发行。但那件事情,并没有引起舆论反弹,何以到了《色戒》,就成了难以收场的僵局呢?
当然,《色戒》的票房好、导演影响大、公众关注度高,对《色戒》的处罚当然要慎之又慎,有关部门也早有考量,谨慎从事。但是,处罚《色戒》的一些细节值得商榷,在“天时地利人和”均有可探讨之处,有必要对处罚做一番具体的技术分析。
天时方面。封杀《色戒》的传闻出来时,正是全国两会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政者虚心纳谏,两会代表与媒体公众知无不言,民主议政的气象令人感动。在这个时候,取缔一个电影演员的正常权利,而且不公开理由,引起反响是自然的。而且,当初送审时能过关,却在它赚了票房出了影响时再亡羊补牢,必然要面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质疑。还有,不久前,斯皮尔伯格辞去奥运艺术指导,曾引起国际影响。李安同样是奥运艺术指导,对待李安,就应该有奥运一盘棋的概念。
地利方面。《苹果》为纯内地班子,而《色戒》搭的是地道的两岸三地组合,梁朝伟来自香港,是戛纳影帝,李安来自台湾,是好莱坞大导演。地域不同,电影体制也差异很大,采取处罚不可不全面考虑。从现在的情势看,有关部门对后果也有考虑,但远不够充分。
人和方面。一个处罚实施的时候,忌讳的是不一碗水端平。处罚汤唯,而放过国际大导,不碰国际影帝,就容易给人以口实。既没有团结住李安梁朝伟,又给人以“处罚不公”“两套标准”的把柄。一位女士就为汤唯鸣不平,都脱了,只处罚女的不处罚男的,这是歧视妇女,是封建道德。当然,民间也不全是反对的声音,一直用各种方式对<色戒>进行批判的学者黄纪苏就说,“汤唯若能借此机会暂离名利场,潜心读读历史,在社会视野上有所开阔,人生境界上有所提高,则坏事未尝不能变成好事。”
不过,从各方言论可以看出,广电总局也颇有为难之处,也许有不得已的苦衷。上下难落好,左右都为难。但是有压力,才能有提高。当今社会越来越开放,扩大民主与人权也是新一届政府努力的方向,在这种环境下,封杀越来越有难度,确实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下功夫,以防天下滔滔之口。
至于如何做,那条流传千古的对联,也许可以作为一条建设性意见:“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