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王朔讲育儿经——《致女儿书》读书抄

(2007-10-28 16:07:48)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读书会

   
     读《致女儿书》,让我深信自己的一个判断:王朔有慧根。很多问题,学者们满头大汗找材料搞研究弄得很复杂,王朔一悟就可点透。他的感性是天才的,他不需要理性,仅凭感性就可洞察本质。


    这本书里,王朔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家庭,一个是国家,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家庭的专制、虚伪、暴力、愚蠢、反人性诸问题,这些也正是一个国家的品相。王朔的天才在于,他不需要读书,他只需感悟一个家庭,就可看穿一个国家的。例如对于儒家的本质,我至今认为王朔的批评最好。在这本书,当王朔讨伐自己的父母,你可以看成对mathland的解剖,一点都不牵强。他把二者打通了,都是一码事,这很牛。


    但有一点令我不安,面对在世的妈妈,回忆去世的爸爸,王朔气极败坏的样子像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凄厉得带有鬼气。不正常环境里,人也有点不正常。在精神上“弑父”,我心向往之,但行为上实在做不来。批判孝道,批判家长专制,批判妈妈伪善,并不妨碍对妈妈好一点。控诉历史,也没必要非拉父母陪绑。以暴政对待儿子,是父母的变态,以暴力反击父母,也是儿子的变态。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受害者,比的还是谁伤口更深。周作人说过鲁迅一句:“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赞同对上一代抱同情之理解,这也会得到下一代善意之温情,王朔可是最在乎女儿的。


     这本小书,我最想送给妈妈们阅读(如今的家庭,爸爸的人权自身难保,对孩子更没什么发言权,所以为恶机会小一些),让她们明白,对孩子太好,也许只能说明对自己有多好,不要以为好心办了坏事仍然是好人,好心好意地祸国殃民的多了。鉴于妈妈们都很忙,四处赶场子,比孩子听课都认真,就帮她们摘录一些语句,整理出个王朔格言妙语、王朔育儿经,让王朔充当妇女之友,借他的尖酸刻薄给欲火中烧执迷不悔的妈妈们泼点冷水。

 

    其实王朔说的都是常识,总的意思是育儿需要民主与自由,大人不是“伟光正”——伟大光荣正确——的化身。我再唠叨一遍,供爸爸妈妈共勉,要吸取王朔家庭悲剧的教训啊,尊重孩子的自由人权,别以爱之名搞红色恐怖,搞学习班运动,帮政府普及恩威并施的成长教育,以免让孩子长大了痛恨我们。

 

     以下语录多为王朔对女儿的掏心窝子话,用了倾诉体,我给分门别类了一下。  
  

1、孩子的人权

 

     她(王朔妈)说孩子有错能不管,我说孩子能有什么错,能错到哪儿去,是大是大非品质问题还是犯罪。她说我不就是她看电视晚管她吗。我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管的——你准是冲进去抽风。我说一家人谁对谁真抱有坏心想害人?嘴上不好就是不好,就是全部,不要再跟我提好心这两个字! 

   
    我说孩子最需要什么,最需要理解和尊重,把他当个人,父母跟老师一样,那要父母干什么,还能信任她吗。我没有提爱,那是奶奶理解范围之外的事,她只认对错按她的标准。要一个孩子永远正确就是对她的爱。

 

     我很心疼她(朔女儿),我还是那种古老的观念,在一个正常的国家和家庭,小孩子不应该背井离乡去外国读书,那不是一种发达、可炫耀的事。

 

     电视上随便一对父母谈到打孩子都不怕承认——坦诚,口口声声为孩子好,我谢你了真不知道寒碜特别是父亲。你就让世代中国小孩这一生得不到他拥有的权利,实际上从一出生就剥夺了他免受屈辱、疼痛的权利。


2、大人的批判
 
   我是在保育院变成油子的,一件事首先不在于对错,而在于可不可以当着人做,是否能给出一个很好的理由。永远不要相信别人会原谅你,只要有可能就否认一切。打算撒谎至少要有两套方案,一个被揭穿就撒第二个。这就是大人说的两面派。 

 

   我有了女儿后首先痛感儒家伦理有悖生活切实感受,孩子带给你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到的,没听说获得快乐还让快乐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么?

 

    在我们这儿,孩子对长辈不敬的事与长辈对下一代的虐待相比是不成比例的,父母普遍虐待孩子或虐待过孩子,而子女反过来虐待父母的屈指可数最多是不爱搭理,因为父母的权力大得多,父母打孩子社会不认为是不正常的,国家也不干涉,但是孩子不体谅父母,社会就一片哗然,我认为这是不公平。这体会我自己有孩子更深感到所谓父母之恩之虚幻,是旌表包裹自私举到云端的欺世。


3、家庭的批判

 

    觉得她(王朔妈)不近人情,有时庸俗,冲突是价值观的冲突,是反抗专制,觉得她一向在家里称王称霸,不能让她在家里独大,必须再出一个霸王才能生态平衡,让你们这些老实的家庭成员活。

 

   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

 

   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丧尽安全感,下意识不自觉——个别人故意——把自己的恐惧传递到孩子身上,家庭其实都破裂了但还拿铁丝箍在一起假装完好。多少人家演正常的父母其实已经疯了很多年了。

 

   我可不想当一个野蛮的儒家父亲,愚昧地认为位置靠前判断力就一定准确。孝,实在是弱者之间可怜的互相拴对的口头承诺。一个父亲所能做的、大发慈悲的就是小心不要把自己的恶习传染给孩子,必须在孩子第一时间发问时就学会对他说:不知道,我不懂。从我们这一代就开始堵住这只自上而下索取的脏手,并且随时准备揭发上一代乃至上上无数代的伪善我是这么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