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海岩,你从来不正面强攻
(2007-08-01 07:42:38)
与海岩以前的小说相比,《舞者》的故事场景大气了不少,选秀内幕、拐卖妇女、贫苦农村、舞蹈学院、富豪生活,作者貌似要展现一幅立体的中国风情画。有人就凭此质疑海岩写作的真实性,但在我看来,这些故事出自海岩手笔是勿庸置疑的。理由不复杂,首先,这些广阔的活动场景只是想象的真实,看不出与作者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其次,这些场景的作用只是为了让故事更好看,如此而已,作者没有野心。
我对《舞者》的评价是两个字:好看。不折磨读者,不假装深刻,这是海岩小说的一贯长处。故事一开始就悬念迭生,人物一出场就玉树临风,然后就是主人公命运奇惨,青年人对爱情至死不渝。讲一出侦探、警匪糖衣下的言情故事,这是海岩小说的规定动作。海岩小说,基本配方永远不变,如果命名一下,或可叫做小说麦当劳、小说电视剧。小说好看,读者喜欢,对一部商业小说讲,这算是成功了。
但我对海岩有意见,第一点,他对小说人物不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主人公命运怎么悲惨怎么来,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作者为了故事曲折离奇,让次要人物说死就死,死得那个突然,难道只有死掉才能把线索掐断吗?以《舞者》为例,寻找主人公的蒋达成,刚刚出场,展现一点神采,提供了一点线索,马上就被大货车撞死。这样的死法,暴露了作者对书中人物的冷漠,不善待自己的人物,也显示了作者技巧上的简单粗暴。
我对海岩的另一意见,是想劝他不要做一个永远的文青。当小说陷入模式化,小说家通常会保持警惕,会否定自己,会寻求突破,会尝试改变。但从海岩的小说,你简直看不到时间的流逝,只看到作者怀念青春,每一次写作都是对自己青春时代的探班,萦绕梦回,欲罢不能。写言情电视剧这事,年轻编剧们绰绰有余了,以海岩的阅历和聪明,完全有实力写出更高段的小说来,除非他根本不愿意“正面强攻这个时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