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搭文化台,唱政治戏

(2006-04-28 23:54:00)
分类: 文化骚
熊猫还没去,连战又来了。虽然总有阿扁插一足,但两岸的感情,如一对曾经反目的夫妻,经历了风雨,终于有走向和谐的迹象。连爷爷来访虽然是谈生意,但他谈的更是文化,代表着两岸炎黄子孙的文化交融,正在播出的《施琅大将军》,就是深厚情谊的结晶,也是两岸同根同种血浓于水的历史见证。
  不管在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有一个名字都将注定响彻整个2006,这个词汇叫“民间文化年”。“民间”这个词充满着道德优越感与不合作情绪,历来不受有识之士的待见,但这次在政府主导、提倡和力推下,民间与文化成了天作之合,民间文化成为了与“八荣八耻”“文明上网”一样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流行词汇。在如此的大背景下,由作家转型为民间文化抢救者冯骥才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活动,就是审时度势,顺风而呼声自远,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4月下旬专家评审,5月上旬结果揭晓,五位令人敬佩的的民间文化保护者将最终获奖。那些从事着寂寞的事业的人们,固守着自己的民间,从未敢奢望成为英雄人物,这次搭上迎接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船,内心一定会感佩政府博大深远的文化胸怀。
  前些日子在祭祀大禹、黄帝故里、炎黄二帝等传统文化活动中,有人发出杂音,说让祭祖仪式让台湾同胞坐好位置是统战,也有人说是“祭祀搭台,经济唱戏”,并举出例子,一位当地官员表示“新郑市政府就与来自全国各地的9家客商正式签订投资合约,总投资额达73.2亿元”。对这样的看法,我是不以为然的,搭的是文化台,唱的是文化戏,与政治、经济何干?文化本身就是目的,“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这样的光荣与梦想,难道不够纯粹吗?不值得你拿出敬畏之心吗?文化自身就是值得敬畏的,七十多亿投资,不过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敬畏之心的现实体现,那些将文化庸俗化的看法才代表着庸俗化的文化眼光。
  但传统也是与时并进的,千年古刹少林寺就是一个值得镜鉴的例子,在最新一期新闻周刊的报道中,披着袈裟的CEO——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高瞻远瞩地揭示了少林寺代表的佛家文化不仅没有衰亡,反而照耀世界并引得普京来访的秘密,他在《禅露集》中说,“佛教不避世,佛教如果避世,早就自取灭亡了。”释永信还说:“世界在全球化,面对西方的经济强势和文化强势,少林寺必须作出应对。少林寺不改变就无法再在这个社会中保持影响力,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代。”
  在主动转型,积极应对危机方面,少林寺为其他文化种类作出了可歌可泣的探索,是当代文化中国的真实缩影。每年6000万元的门票收入,先后出访60多个国家、表演超过1000场次,是学过MBA课程的释永信交上的光大佛教,光复传统文化的珍贵答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