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越来越近,风雪大了起来,人们都想家了。
今年的媒体很冷清,分分合合、生生死死的,倒也各有天命。有一种声音在报纸上见不到了,关于春晚,人们都闭上了嘴巴,不知是春晚封杀了大众,还是大众封杀了春晚。有一个不靠谱消息传来,说春晚不能骂。一个人造民俗,一个夸歌晚会,不能骂,又不好夸,只好闭上嘴巴。任你顾盼自雄,反正无人喝彩。冷清死你。
不说春晚,说文艺复兴。政府也流行推广形象,今年是中意文化年,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开了个头,估计歌剧、AC米兰、时装展等来走亲戚是免不了的。北欧虽小,不甘寂寞,去年的安徒生诞辰200周年让全世界都回到童年,丹麦把安徒生升华成了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宗师,今年挪威推出了易卜生。关于易卜生,国人了解最多的是《玩偶之家》,鲁迅给做的广告,还写了一个《娜拉走后怎样》的读后感。其他就不甚了了,但也听说易氏话剧演出比莎士比亚的场次还多,盖因莎士比亚多讲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易卜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吧。今年还是大师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莫老先生的活动也少不了。
“孤独行星”来了,这是一个出版公司,他们的“旅行指南”系列被旅行者称为“自助旅行圣经”。“孤独总裁”朱迪一生的三分之一都在路上,她说旅行的魅力在于,“无助的时候,也许看到不远处有同样孤独的旅行者,即使语言不通,大家也会上前打招呼,互相便成为旅途中的温暖支撑。即使之后分道扬镳,你会知道其实你并非一个人。”
前瑞士驻中国大使乌力·希克是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最多的人,他拜访过1000多位中国艺术家,收藏了两百多位2000多件当代艺术作品。他主要收藏能反映中国特殊环境下的重要作品,这需要深邃的眼光,当然,那些作品的价值如今也已深不可测了。这位值得尊敬的家伙将藏品出了一本书,叫《麻将》,很好的书名,找对了形象代言人,中国文化,就是一桌文化的麻将。
又一位老头超越了鲁迅。木心是陈丹青和阿城的老师,在美国教书。在小可看来,陈丹青、阿城的文字已是汉语文学的前几位,他们俩对木心五体投地,这就让人心头一荡,那该是什么样的文字啊?陈丹青拍着胸脯说:“木心先生可能超越了鲁迅构建的写作境界,是我们时代惟一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木心先生是一个大异数,是五四文化的遗腹子。”不可不察,不敢不信。
潘采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