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脚 |
2005年流行语都纷纷出炉了,但我东看西看,有个词一直没找到:实名制,相信有心人一定会隆重推出的,只是我没有看到罢了。去年网络硝烟里的一大战役就是网络实名制引起的“李镇涛事件”,闹出了不小的影响,网络民意测验的结果也证明了人心的向背。2006年,他们又来了,这次更多了几副马甲。
第一个消息是网络游戏:1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在2005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明确表示了2006年即将执行“网游实名制”。这是继去年试行“网络游戏防沉迷活动”以来,再次对国内网络游戏产业出台规范政策。”(据《21世纪经济报道》)。第二个消息是:信息产业部2005年12月27日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说,为整治手机犯罪及不良短信问题,2006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手机实行实名制。”
两个关乎“国计民生”的消息接踵而来,让人欢喜让人忧。手机实名制好几个国家都实施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其实太多人已经无所谓了,实名制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为防止贪官存赃款,我们实行了储蓄实名制;为了防止股市造假,我们实行了证券帐户实名制;为了让大学生少发牢骚,我们实行了高校BBS实名制;为了防止犯罪与非法集会,我们实行了QQ群群主实名制。其他还有上网实名制、火车实名制、娱乐场所实名制、献血实名制等等。不知不觉间,成了“人人都爱实名制”,这个社会终于越来越安全了。
笔者认为,实名制有两大有点,一、实名制对老百姓的安全是有好处的,二、对政府充分了解民众也大有用处。上网实名制了,大家网上就不能匿名诽谤造谣攻击,网络就和平了,但是最早提出此设想的老天真李希光教授被网络愤青骂得狗血喷头;手机实名制了,黄色、欺诈、反动信息就会失去根据地,但是老百姓也不敢说悄悄话,怕被坏人听了去;游戏实名制了,也许会防止青少年患“网瘾”(报告方舟子!网瘾也是伪科学),但爸爸妈妈随时会了解孩子是否在上网,孩子们的末日来到了。。。。
实名制的优点举不胜举,实施势在必行,不实施就大大地危险,笔者从来不敢反对。但笔者斗胆怀疑的是,难道它就完美无缺吗?它有没有副作用?民众会被影响什么?会失去什么?会被侵害什么?人人实名制之后,是否见面问候时也要“入实名制而随俗”,不仅要问您贵姓,还要关切地追问一句“你妈贵姓”? 这些我一直稀里糊涂,也不指望谁能发发善心告诉我。除了知道自己被蒙在鼓里,我什么都不知道。
读最新一期的《新周刊》,有位作者顾左右而言实名制,最后吞吞吐吐地说出这么一句:“天生急功近利的实名制风潮正在挑战一个浪漫社会的底线。”什么叫浪漫社会的底线?我没明白,作者也没敢说清楚。
潘采夫
前一篇:天下作家尽入彀中
后一篇:伪书 伪学问 伪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