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小刚的1997

(2006-04-28 22:16:06)
分类: 八卦掌

“1997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导演在中国拍了一部贺岁片,神话般地传遍座座城市,奇迹般堆起了票房的金山。。。。”

这首主旋律由冯小刚本人重新填词,最恰当地体现出了1997年的冯小刚“小人得志”的沉醉劲,那一年成为他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的标志性年份,继《我是你爸爸》、《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被枪毙之后终于否极泰来。《甲方乙方》成功上映,开了中国贺岁片的先河,也成了冯小刚的遵义会议。冯小刚终于从从王朔的小跟班成为中国成功的票房大导。


所谓票房大导,是电影界和媒体对冯小刚的特定称呼,大概意思是除了票房乏善可陈,《天下无贼》之后冯小刚期满卸任,这个尊称就被转移到了张艺谋名下。好像为这事冯小刚还急过,喊出了“中国人民不缺思想,就缺娱乐”“我把宝押在人民这边”的口号,表达了为革命立了大功却不被组织理解接纳的悲怆。不过冯小刚的“票房处女作”《甲方乙方》确实如姜文所言,不是葡萄酒,还只是葡萄汁。


《甲方乙方》由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而来,主人公延续了王朔笔下的顽主身份,几个自由职业者成立“好梦一日游”,帮助书店老板、饭店厨师和大款个体户完成从未实现过的梦想。故事由几个段子组合而成,台词在剧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利用对政治词汇的解构、亵渎与颠覆,达到引观众发笑的喜剧效果,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说,“得找到有懈可击的东西,矛头所指得正中观众的下怀,大快人心还不能刺刀见红,火候分寸还得东躲西闪,说深了不行,说浅了也无聊。” 当时的《甲方乙方》被称为用胶片拍摄的情景喜剧。


《甲方乙方》艺术水准并不高,但它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的谦卑态度和坚挺的票房,对以宣传教化己任的中国电影的冲击影响巨大。而且,这部电影对冯小刚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确定了未来几年内冯氏电影的主力阵容,葛优成为功高震主的旗舰型人物,徐帆属于铁打的营盘,英达的特一本正经、刘蓓的起哄架秧子构成冯氏电影的经典配菜,傅彪也开始了他第一男配的电影生涯,而剧中失恋自杀未遂的青年刘震云也成了后来冯氏电影的捉刀人。冯小刚本人完成了对王朔的断奶,自立山头,独辟蹊径开创了冯氏喜剧一门,从窗户跳进了中国电影艺术的殿堂,成为“中国的喜剧电影之父”。从此中国电影档期里多了个贺岁档,贺岁电影开始滥觞。


冯小刚被压抑得太久了,偏他又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痞劲上来谁都不吝,于是在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出现这样的文字,颇具史料价值,不敢专美,原文照录:
“影片接二连三地遭到“修改”,又无计可施,心情巨落寞。审查词典里没有枪毙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修改”,一种修改是有期的,意见越多越具体你越高兴,而另一种是无期的,评语聊聊几笔,用词抽象,比如说,整体感觉有些消极,调子比较灰,缺乏正面力量的引导,导演一听这个汗就下来了,这意味着电影被兵不血刃,彬彬有礼地打入冷宫。”“当我得到《甲方乙方》通过的消息,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喝酒!哥哥的剧本通过了!谁再说电影局不好我跟谁急!”


在我看来,王朔的《我是你爸爸》、曾志伟的《江湖》被判无期修改,恐怕就是因为调子比较灰,而同样缺乏正面力量引导的杜琪峰的《黑社会》今年被放行,也彰显了电影局与时俱进的开放胸怀。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他。”冯小刚的肺腑之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