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人何妨学点刘禹锡

(2023-10-17 08:01:17)
标签:

历史

——愧对古人

今人何妨学点刘禹锡

在古代诗人词客的笔下,秋日往往是带着“悲”意的。唯有刘禹锡是个例外,今人也不得不敬佩。过去只欣赏他的诗,今天,当命运相似的时候,更是从心里感到应向他学习。

一年四季,秋也是最让人清晰看到何为盛极而衰的,正如时间即将走到岁末,正如人即将埋入暮年。故而,在秋风愈来愈冷冽之时,多愁善感的文人往往更能提前体会到其中的凄凉。

刘禹锡是个例外。

在一个深秋之日,刘禹锡苦难之中,却写下了史上最积极、最富有豪情的《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相对来说,第一首更为经典,几乎人人会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人人都说秋天寂寞萧索,可我却觉得秋天远胜于春天。

为什么呢?秋天在刘禹锡的心中,到底好在何处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你看,那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拨云而上、直冲云霄,把我的诗情也带上了那九霄之上。

“自古”是“悲秋”的传统思维,是久远而顽固的认知,而诗人起笔便断然否定了前人的消极。

一个“我”字,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表现出了诗人的自信与豪迈。

尽管他的处境是危险而不幸的,但他以积极的心态和阔大的胸襟去消化了这些不幸。

“便引诗情到碧霄”,那直冲云霄的何止是白鹤与诗情,更是诗人乐观的情怀和昂扬的斗志。

同时,鹤飞冲霄与诗情高旷,将“实”和“虚”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令人借着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这样激荡澎湃的豪情,萌发于美好的秋日,又反过来赋予了秋日更壮丽的色彩。

今人应胜于古人。为什么今人要在秋天里苦苦挣扎呢?

起码应学一学刘禹锡,我们受得苦,未必比古人深,但我们往往缺少刘禹锡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