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跟电影无关

标签:
电影大卫·林奇搏击俱乐部8毫米大卫·芬奇文化 |
通常我是看点电影的,恍惚也记得几个人名。而关于如何区分他们,学美术的人有自己的方法——色相。
多年前,我当时还嫩,“喜欢在阴郁的午后从斑斓的窗台上拾起情人刚哭过的手帕……”就那么个偶然机会,买到一张DVD,那时DVD还不多。画面很美丽,而且神秘感十足。叫《蓝丝绒》——很符合我那半咸不淡欲登西楼的装B情怀。
洗手,倒茶,拉窗帘,铺坐垫——开始看。我用一种近似对毛片的求贤若渴开始期待这部电影。结果丹尼斯·霍珀在里面对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做了令人发指的事。尽管多年后我已修炼到比他还令人发指。但当时我纯洁、善良且萌的很,绝对没有被超现实主义污染过,于是十分震惊以致于刷牙漱口……不得不说,大卫·林奇在我印象中已经成了蓝色,当然是那种很抽风的蓝。后来看《象人》和《我心狂野》我也没改变这个看法,适应能力好了也禁不住胃抽筋的老毛病。
我说大卫·林奇,其实是想说另外一个人,叫大卫·芬奇,我本来想把他说成黑色,可是想想马丁·西克塞斯大卫·芬奇只能算是个浑浊的黑色。这个拍小MV的……
跟很多人一样我看异行的时候从来不会关心导演,我是看到《搏击俱乐部》时才注意导演是谁的。99年上大学,2000年就对这个片子倒背如流,想象那会儿我还真是先锋呀。无论如何这是我最喜欢的影片之一,后来得知大卫·芬奇没接《8毫米》而改拍了《搏击俱乐部》更是安慰。《8毫米》当然是好片子,但对于后者的反叛性根本就是小巫一个。
号外:电视上几个脑满畅肥的混蛋在说屈原,说他是中国第一位诗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端午节是把一位诗人的死作为节日,是华人的骄傲。。。。。
O!MY GOD。。。。。毫无逻辑可言,一个人生不得志死不得息,这次第怎一个惨字了得?居然拉一帮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孩在台上唱春眠不觉晓来纪念屈原。。。。。我要是屈原我现在就诈尸!
妈的,我想说什么来着——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