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宫锁心玉》碎碎念

(2011-02-11 17:56:56)
标签:

宫锁心玉

分类: 本人原创

    《宫锁心玉》已经http://s8/middle/4865cfa5h9bfec02324f7&690出好几天了,我直到昨天才开始看。昨天看了第十五集,这集一开始演的就是晴川为四爷挡刀的桥段。这个桥段虽然有些俗套,但也算是剧情需要。只是个人感觉这段演得有些假,首先是晴川穿着守灵宫女的衣服出来,居然没有引起街上人的注意,这个疑问由于我不知道前面的剧情就暂时放下吧。然后是偶遇四爷并为其挡刀的部分,我想知道从她看见有刀袭向四爷到跑去挡刀的距离有多远、这其中的时间又有多长,她跑步的速度居然比刺客快,能先刺客一步挡刀,也许这点是我吹毛求疵了。但从她挡刀到晕倒从未见到她伤口流出的血,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大夫说她的伤口再多一寸就没救了,这个伤口一定不小。既然这样居然没见刀上有血迹,也没见衣服上有血迹。难怪晴川会穿越,她真的是仙姑啊……

    去年暑假的时候知道于正要拍一部清穿剧,我就非常关注,一是因为之前非常痴迷于正的《美人心计》,二是因为喜欢清穿小说。经常在贴吧里看帖子,期待着定妆照和拍摄进程。但是在看到片花的时候,我有点小失望,感觉不如自己期待中的那么好,可能是我的期望值过高了吧。选角的时候,大家对四爷有着各种期待,何晟铭的出演叫很多人失望,但我觉得还好。很喜欢他在《美人心计》中饰演的周亚夫,也期待他出演的四爷。但是看了这几集《宫》,觉得他还是没把四爷的气场演出来,不知道是周亚夫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太深了,还是因为四爷在夺嫡过程中表面的低调使他只能隐忍。总之不想片面的否定他,只能看看后面剧情的发展了。

    今天看了第一到第三集,感觉有些雷人:

    一是晴川凭空而出,没人知道她的底细,她居然能被送到太子面前,难道没人怀疑她是刺客吗?

    二是一废太子的过程严重偏离历史,这个桥段是绝对的戏说。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到塞外巡幸,几个皇子也在随行之列,太子、长子也在其中。期间,皇长子揭发了太子的许多“恶行”,康熙觉得他欲分威柄、以恣其行事。同时在巡幸途中皇十八子因病去世(不是电视剧中说的被烧死),太子对此无动于衷。康熙于是联想到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在出塞途中生病,太子在驿前迎接时没有表露关切。两事相加,康熙觉得太子毫无友爱之意。在四十七年这次巡幸返京途中,康熙又发现太子在夜晚窥视他的帐篷,认为太子有忤逆之心。诸事累计,康熙决定废太子。这是一废太子的过程,有史料为证,《清史稿》和《清圣祖实录》都有记载。个人觉得这个桥段不应该戏说得这么离谱,即使有戏说的成分也要合理一些,至少不要给观众造成误导。另外,康熙出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康熙四十七年的巡幸在五月,巡幸之后在九月太子被废并被圈禁。片中居然先废太子,后过寿辰,难道是剧情已经演到康熙四十八年了?事实上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废太子已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太子就被复立了。

    三是片中的太子给人的感觉太过愚钝、莽撞。册立嫡福晋是件大事,怎么能是他说了就能算的。何况皇家的婚配都是政治联姻,他废了嫡妻的位置,嫡妻的娘家就这么算了吗?能得选太子妃的女子,其家世必然显赫。《清史稿》上说太子通满、汉文字,娴骑射,从上行幸,赓咏斐然。”可见他还是很有才华的,毕竟康熙培养了他这么多年,他怎么会是一个草包呢

    四是四爷的福晋给人的感觉同样莽撞,她居然主动去揭发四爷私藏晴川的罪过。且不说这里戏说的四福晋的身份。史上四爷的福晋自幼入宫侍奉,该是个识大体的人。而且她是四爷唯一的一个正式的皇后,又怎么会是个莽撞的人呢?也许剧情需要她如此,但还是觉得不要差太多才好。

    五是康熙三十七年,康熙晋封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为贝勒,对他们的称呼应该是贝勒爷更贴切吧?当然了,他们本就是阿哥,称为阿哥也不能算错。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八爷被削贝勒爵位,同年十一月恢复爵位,这里目前丝毫未提。

    六是电视剧的时间是康熙四十七年,那时八爷已经娶了嫡福晋和侧福晋,并且他的儿子弘旺也在康熙四十七年降生。电视剧中的八爷比历史还要晚婚晚育啊。

    七是据记载,僖嫔于康熙四十一年薨,但片中僖嫔尚在。

    雷人的同时,有几个创意觉得还可以:

    一是晴川穿越过来没有俗套地从床上醒来,被丫头唤作“小姐,你终于醒了”。但也因为这样,她的身份不明。可是目前一直没人追究。

    二是晴川的创意,在成衣店搞促销、给僖嫔做溜冰鞋。只是我很惊叹僖嫔的运动细胞,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练会轮滑。

    《宫》剧播出过半,我看的情节不过才开始,所说的观点难免有偏激之处,只是自认为有些道理罢了。看电视、看小说,我都是个爱挑刺的人。写到这里再挑个刺,《宫》剧的背景音乐基本照搬了《美人心计》,很多时候都叫我想到了《美》中的桥段,也许是我看《美》入戏太深了吧。不是刻意看得多细致,而是看到情节就会有想法,大概是习惯了吧。说到底,这只是一部电视剧,还是要当娱乐来看的。在娱乐之余,拾起挑刺的习惯,在博客上白话白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