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bmiddle/4865cfa5h9a6caf3aee3d&690
一根绳几经编结变换出各种形状,复杂妙曼的纹理,简单易懂的形态,中国结就是这样一个奇特的事物。若干形状相互搭配组合,再配以丰富的内涵,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吉祥装饰品。双喜结,双喜临门;磐结,普天同庆;方胜结,一路平安。可谓结技术于其中,更结智慧于其中。以结寄意,以结表情。一种浓郁的祝福在无言中传递着。
石器时代末期,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缝补技巧,缝合兽皮御寒。大概从那时候起人们就知道了如何用绳子打结。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在一条绳子上系结,事大系大结,事小系小结。小小一结就成了帮助记忆的符号,记录着上古时代人们的基本生活。中国结是否源起于此目前还有争论,但无论怎样结绳在此时已被运用却是事实。当然,结绳记事对于计数而言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要记录具体事务的话就有很大困难了。
《礼记·玉藻》有言:“古之君子必佩玉。”组玉佩更是古代佩绶制度的显著特征。既然是“组”,就要用结绳将各个玉饰佩件连接起来,同时也要靠结绳系在衣服上,从很多出土的古玉的照片上都可以发现用于穿系的小孔。组玉佩兴起于周朝,从周朝到战国人们常将其佩于胸前或垂于腰侧,而且其长度很长。江陵武昌义地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身上雕刻有两组配饰,一组从胸前垂到腰部,另一组从腰的一侧一直垂到腿下部。屈原在《九歌·大司命》中提到:“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繁复的佩件衬得佩戴者气度不凡。结绳自然不能只是简单地穿起佩件,也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结绳的装饰性逐渐形成。
文物中多处可见中国结的纹样。在安徽怀宁的汉代冶炼遗址上曾发现一个铸范,其缘上就有中国结纹。唐代的鎏金莲花卧龟纹银熏炉,腹壁上有绳结盘成的朵带。唐代的宫女俑的服饰上也有一些中国结的元素。到了清代结绳更为广泛地应用。旗装上的盘扣就使用了纽扣结和琵琶结等编法。此外,香囊、发簪、扇坠、玉坠等物品上也都有中国结作为装饰。《红楼梦》三十五回中说的打络子便是在编绳结。其中提到“扇子,香坠儿,汗巾子”都会用到“络子”,而且罗列了许多花样“一炷香,朝天凳,像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并讲述了颜色的搭配,可见在当时结绳已经是非常有讲究的了。
现代人将中国结的艺术发扬光大,中国结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中国结元素。北京申奥标志是一个同心结,表现了一个人打太极的姿态,象征着团结、合作、交流。奥运年里世界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与中国有关的产品,Dior推出了中国结系列包,耐克也有一款绣有中国结图案的运动鞋。中国结以它特有的民族特色走向了世界。
结,绞丝旁一个吉字,从字形上很完美地诠释了结的含义,丝绳做成的结蕴含了人们祝福吉祥美好的心愿。临近新年,火红的中国结带着喜庆走进了千家万户,绳结纵横交织于其中,中有千结,中亦有千万吉,把吉祥如意带给了每一个人。
—————————————————————————————————————————————————
放假最初几天,我也研究着编了一个中国结,就是本文插图中的作品。照着编的样子是个宝扇的形状,但我编出来的却不太像宝扇,表姐说像凤冠,我觉得更像是聚宝盆,总之是自我感觉良好。我把编织的过程做了个视频,大家来看一看吧。
(视频和插图均为本人制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