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2010-11-22 18:01:59)
标签:

积极态度

人生

珍珠

自杀群

杂谈

分类: 本人原创

               http://s9/bmiddle/4865cfa5h95a16b0d5818&690&690

    晚上吃河蚌,拨开蚌壳的时候不禁遐想在这里能不能发现珍珠呢。珍珠作为装饰品为多数人所喜爱,大家都知道它的来历,是外界沙粒或微生物进入软体动物的贝壳而形成的。试想一只生活得悠哉悠哉的贝,腹内突然钻进一颗沙粒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该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但贝以一种低调的姿态接纳了沙粒。也许你会说贝是别无选择的,它能做的只有接纳,根本没有能力逃避和抗争。但我想说至少它的态度是积极的,在被动的状态下,它会选择用珍珠质包裹沙粒,并使其与自己完美地融合。它的胸襟是博大的,它的举动是明智的。既然只能做到接纳,那么就把这个任务做到最好。
    我们难免会立于不利的环境,也许无法选择离开,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做事要有积极的态度,这是每一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做来却很难。在困境中会埋怨,会抱怨,尤其是看到他人的安逸生活时更会羡慕甚至于嫉妒。谁都知道这些心理变化无济于事,但还是会自然地产生。说不受环境的影响,那是假的,有几个是真正安之若素的人呢?心理的波动可以有,但是要掌握住它的存在期限。不积极的波动是不能无限期发展的,当波动变成撼动,人的心理就容易扭曲,做事偏激,言行无状。今天看到一则消息,说“网上出现自杀QQ群,心理专家呼吁远离。”这则消息叫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我不禁想问那些群友们:你们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活着吗?生命的终结不是离开困境的方法,因为它只会造成新的困境。难道这些群友对其亲友的关怀无动于衷吗?他们的离开会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损失?这些损失是无法估计的。从法律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教唆犯罪;从道德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极端无视。但纠其根源却在心里,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因为没有积极的态度,他们走上了轻生的道路,这是多么的可悲。本可以继续生活的,本有机会好好地生活的,但是他们却轻而易举地放弃了,他们浪费了多好的人生啊。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高中的化学老师,他在上个月因病离开了人世,直到最后他都认为自己还可以回到学校继续教书,直到最后都没有放弃生的希望。生命很脆弱,有时禁不起挽留,可以活着是件幸福的事情,但那些群友们却因为那不积极的态度葬送了自己的一切。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我想与其说是自然选择,倒不如说自己选择。不适者不是被自然淘汰,而是先被自己淘汰。如果能在不利的环境中努力地找到一个契合点,并积极地生活,那一定不会是淘汰的结果。面对不利,不能屈服,因为屈服是窝囊;面对不利,不能逃避,因为逃避是懦弱;面对不利,更不能硬拼,因为硬拼的代价太大。所以当我们一时无法找到有利的环境时,积极地融合是最好的办法,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也许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贝是可怜的,更是可敬的。它孕育了珍珠,也算是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其实做一个孕育珍珠的贝并不是很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