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
先请出一盏省油灯。
来,大伙上眼——
对,的确是碗,黑釉瓷碗。
但这碗有提梁,而且是双层碗,上层盛油,下层盛水,用棉线撮一条灯芯,盘曲在上面的油碗中,甩出一线头儿,斜搭于碗嘴儿,摸出火刀火石火镰子,打火点着,满室明亮。这,就是省油灯。
省油灯之所以省油,关键就在于它的双层设计:一层装油,用来照明;一层装水,用来散热。我们知道,植物油也好,石油也罢(宋朝人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石油),都很容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现在呢?在油碗下面注入凉水,升温就慢了,挥发就少了,所以省油。
说完了省油灯的基本原理,请允许我再多请出几盏省油灯,与大家共同观赏。
上图左侧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省油灯,右侧是唐朝的省油灯,都在成都出土。
有人问:省油灯起源于什么地方?
答案是:我不知道。
但是迄今出土的省油灯几乎都分布在四川,年代最早为唐朝,最多为宋朝。由此推测,省油灯很可能起源于唐代四川。
前一篇:古人是不是比我们吃得多?
后一篇:清朝御膳房一年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