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小编刘颖讲鬼故事

(2013-04-11 09:18:54)
分类: 有时说说·非闲扯

三百年前,日本东京,有一游戏,颇为流行:

必须在夜里,必须选择两间相连的房子,中间必须有一条狭长的过道,其中一间房子不要光亮,漆黑一团,而另一间房子却要点上一百盏灯(或者一百根蜡烛),还要在墙上挂一面镜子。道具布置完毕,参加游戏的人们走进漆黑一团的那间房子,在地上团团围坐,开始轮流讲故事。

讲什么故事呢?战争也行,爱情也行,真实回忆也行,瞎编乱造也行,反正不管讲什么故事,情节都要离奇,结局都要恐怖。另外,每讲完一个故事,讲故事的那个人都要站起来,穿过狭长的过道,来到另一间房子里,吹灭一盏灯,在镜子里照一照自己的脸。

这个游戏叫做“百物语”,意思是在游戏里总共可以讲一百个恐怖故事。但是最多讲到第九十九个故事,游戏就会提前结束。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编故事的能力有限,讲不到一百个故事就江郎才尽了;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恐惧——据说只要讲到第一百个故事,吹灭最后一盏灯,故事里那些离奇和吓人的东西就会同时出现……

我一直替三百年前的日本人感到遗憾:他们没福,没有看过《魅世》,不然玩“百物语”的时候,随便从这本书里剽窃几段,就能使他们的故事为之生色,让讲述变得更好玩,让游戏变得更刺激,因为《魅世》里全是既好玩又刺激的恐怖故事,正好可以拿去做“百物语”游戏的参考手册。

我也一直替《魅世》的作者感到幸运:她幸好生在中国,幸好生在21世纪,幸好没有去幕府时代的日本参与“百物语”,不然凭她讲故事的天分,凭她编造离奇情节和恐怖结局的才能,她在游戏里是刹不住车的,一直讲到第一百个故事还意犹未尽,别人提醒她:“姑娘,该你吹灯了!”她只好站起身来,跑到另一个房间,吹灭最后一盏灯……根据传说,你知道她会收获什么样的结局。

这个幸运的姑娘,或者说这本《魅世》的作者,名叫刘颖。她的职业是记者(目前在天津日报供职),工作任务是采访活人,并记录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她在这本书里一直采访死人,并记录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她采访了在胸口安上拉链的男人,每当他所追求的女孩问他是不是真心,他就拉开拉链,露出那颗砰砰直跳的心脏。(《掏心》)

她采访了深受家庭冷暴力之害的女人,因为冷暴力实在太冷,那个女人在床上冻结了。(《枕边人》)

她采访了出差时召妓的男人,他在某个酒店下榻,第二天小姐不见了,他变成了充气娃娃。(《门缝下的小广告》)

她采访了喜欢美容的女人,脸蛋像刚出锅的豆腐一样洁白滑嫩,用手一摸,竟然真成了豆腐。(《娇嫩》)

她采访了希望永远年轻的男人,那个男人唱着一支歌:“遥远的地方有个女郎,名字叫做耶利亚如果你得到她的拥抱你就永远不会老”后来他真的得到了耶利亚的拥抱,后来他就成了一具干尸,真的不会再老了。(《耶利亚》)

她采访了报复心强烈的女人,用一只功能强大的吸尘器把负心男吸得凭空消失。(《吸尘器之一》)

她采访了挤地铁的男人,每天挤地铁之前都会变“薄”,像相片一样贴在别人背上,下车之后再用打气筒给自己打气。(《挤》)

她写因果报应(吃活鱼的男人变成活鱼,穿皮草的女人变成皮草,生产地沟油的奸商在地狱里用自己的身体透析地沟油),也写上班族的渴望(赶稿的时候能把脑子变成U盘,只要用一根数据线插进后脑勺,就会有带血的文稿输入电脑)。她讽刺现实(一个咬了中国女人的吸血鬼被血液中饱含的苏丹红和三聚氰胺毒死),也解构经典(故意让鲁迅《药》里的华老栓找不到死刑犯的血,只能用十个女人的月经做人血馒头)。她用一篇篇短章传递恐怖,制造离奇,但她并不是玩游戏的日本人,她不为恐怖而恐怖,不为离奇而离奇,她采访的是死人,刻画的却是活人,她讲述的是荒诞,反映的却是现实。

所以我想,这本书不是她一个人玩的“百物语”,你、我、他,我们每个人,我们这个社会,全是参与者,全都在照镜子。

 

书名:《魅世——刘颖微悬恐集》

出版:未来出版社

页数:139页

定价:18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战后的调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