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车库的市长

(2010-12-29 18:21:34)
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人,在桂林当市长(始安太守),三年任满,回京交差,他的老板齐武帝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说:“报告皇上,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其他官员说:“裴昭明做几年市长,竟然没给自己弄一套房子,像这样的清官,恐怕是很难找到第二个了。你们去查查历史,看过去有没有这样的好干部?”

余生也晚,没机会去见齐武帝,不然我会告诉他:裴昭明不是个案,历史上还有跟他一样清廉的好官。

南北朝的北魏,有个叫鹿悆的人,做过县长(县令)、市长(太守)、皇帝顾问团首席顾问(给事黄门侍郎),级别比裴昭明还要高,薪水比裴昭明还要多,做官做了一辈子,没给自己弄过一套房子。他和他的家人都住哪呢?做地方官时,他带着老婆孩子住机关大院,进京以后机关大院不让住了,他就租房。

还有一个人,也是在南北朝,名叫孙谦,做过句容县县长(句容令)、钱塘县县长(钱塘令)、恩施市市长(巴东太守),历经宋、齐两朝,从没给自己弄过一套房子。这个人跟鹿悆一样,能住机关大院就住机关大院,不能住就租房。有时候,为了节省开支,他竟然带着家属住进别人闲置不用的车库!

南北朝的房价并不算高。据《法苑珠林》第53卷,在杭州建一座像样的寺院,所费不过三万钱。据《宋书·后妃明帝陈贵妃传》,在南京买一所面阔三间而且精装修的瓦房,也是只需要三万钱。当时流行五铢钱和四铢钱,用这两种货币购买粮食,大米一斗(南朝一斗约40斤)不过百钱,按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钱刚好等于一块钱,三万钱也就三万元而已。

当时房价不高,做官的收入却很高。据《南齐书·王琨传》,一个发达地区的市长去城门口转一圈,就能笑纳三千万贿赂!这个话可能有点儿夸张,但说明做官是很捞钱的——前提当然是四个字儿:得会贪污。而前面我们提到的这三个干部,裴昭明也好,鹿悆也好,孙谦也好,都不会贪污。更准确地说,都不愿贪污。不光不愿贪污,还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接济贫穷的亲戚和朋友,所以房子虽然便宜,他们买不起。

您千万不要认为南北朝的干部都这么清廉可爱,我必须补充说明:那时候绝大多数官员都贪污,都有不止一套住房,而且那住房还都超豪华。像住车库的孙谦和裴昭明他们,只属于完全不具备代表性的特例。

请允许我再举几个例子。

宋武帝时,南昌市的市长(豫章太守)蔡廓卸任回家,盖了两套别墅,一套给他哥哥,一套留给自己,每一套的市值都在五十万钱左右。

南齐广州市的市长兼军区司令员(广州刺史)王琨回京述职,在政府已经分给他房子之后,又斥资一百三十万钱买下一所豪宅。

梁武帝时组织部部长(吏部尚书)徐勉,在南京拥有豪宅多处,其中两处是给孙子盖的,光造价就费了一百斤黄金。

梁武帝的弟弟萧宏,“都下有数十邸”——在京城有几十处房子,其中绝大部分本来属于普通市民,却被萧宏据为己有。

类似事例举不胜举,反倒是裴昭明那种干部非常鲜见,南北朝一百六十多年,目前能找出的也就他们三个而已。

实在讲,老百姓要求并不高,让领导租房或者住车库,不在他们的诉求之内,他们真正希望的,无非是官员少贪一些,少占一些,豪宅你想住尽可以住,但是请别把本来该归老百姓的住房也给抢走。这个小小的梦想,目前看难以成真,因为坐拥多套经适房的公务员常有,住车库的市长不常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