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开周
李开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714
  • 关注人气:18,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去又如何

(2010-06-27 08:46:18)
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我一哥们儿,陕西商州人,七年前大学毕业,去北京做记者,现在月薪八千,加上业余写书评的收入,每月进账一万以上。这收入搁在他陕西老家,或者搁在其他任何一个二三线城市,都算得上是小康水平。在北京却不行,北京房价、房租太高,不管买房还是租房,都得把一摞一摞的血汗钱数出去,来归还房贷或者支付房租。

这哥们儿的父母是农民,没能力给他凑钱交首付,所以他一直没有买房,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仍然带着老婆孩子租住两室一厅。这几年他的收入一涨再涨,房租也跟着一涨再涨,原来每月四千块,房租占收入一半;现在每月一万块,房租还是占收入一半。不光房租涨,别的开销也涨,水费、电费、菜价、粮价、奶粉钱、看病钱,手拉手往上蹿,搞得这哥们儿怎么也攒不住买房钱。

前段开两会,杨澜建议广大“蚁族”放弃大城市,选择小城市。该建议饱受网民嘲笑,但我这哥们儿乐意采纳,他最近的msn签名就是“房租高涨,薪如刀割。不如归去,黄土高坡”,说明他真想学陶渊明那样“归去”。

可是归去又能怎样呢?他说他可以跳槽去商州某媒体,将来在商州买房,转念一想,商州没什么媒体。省会西安倒是有,可惜报酬给的少,拿西安的工资在西安买房,差不多跟拿北京的工资在北京买房一样难了。

又想起另一个哥们儿贺铸。贺铸这哥们儿远在宋朝,在首都开封某机关上班,月薪三千文。在那个时代的开封买房,超级豪宅得几千万文,豪宅得几百万文,买一普通住宅也得几十万文,贺铸不吃不喝也要攒半辈子工资才能买一小户型,所以他买不起,只能租房。租房很贵,民间出租屋每间月租一千二百文上下,贺铸一家租一小独院,一个月房租要花掉两千多文,别说攒钱,吃饭都成问题,所以贺铸也萌生了“归去”之意。

假如宋朝就有互联网的话,我猜贺铸会像陕西商州那哥们儿一样用msn来公布自己的归去计划。当然,宋朝没有互联网,贺铸只能在纸上表达:“闲坊税老屋,车马无来踪。日俸才百钱,盐齑犹不供。”收入太低,房租太高,连菜都吃不起了。然后他又说:“安得一扁舟,浮家乘兴东?江山从此隐,终老为田翁!”意思是不但要放弃京城,而且要放弃城市,直接杀回农村老家,做不用买房的农民。

问题是农民也不好做,陶渊明老师做过农民,依他境界之高,还常常埋怨“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说明种地这活儿不轻松,当农民比当白领还苦。

留在大城市,要为房价高而痛苦;移民小城市,要为收入低而痛苦;去农村种地,又要为耕作劳累而痛苦,真难。到底哪种痛苦更小,哪种选择更划算一些呢?也许对咱们现代人来讲,这个问题压根儿就不是问题,因为不管房价涨多高,我们还是愿意留在大城市为一套破房子奋斗终生。这说明我们根本就不考虑“归去”,我们比陶渊明现实得多。当然,也可能比陶渊明愚蠢得多。

 

附注:

1.文中提到的宋朝京城房价和房租数据,主要见于《宋史》卷483《陈氏世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6、《宋会要辑稿》食货555、《宋会要辑稿》食货411

2.贺铸是北宋后期皇亲,与黄庭坚、米芾同一时代,生平事迹在《宋史·文苑列传》有简略记载。此人后来并没有归隐田家,而是做了几任京官和一任地方官,晚年拿着积蓄和退休金去浙江绍兴镜湖之畔买地建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