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购房者的教育附加
(2010-01-02 06:58:29)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
清朝人买房,得掏科场银;现代人买房,得掏教育附加。
“科场银”是清朝政府强制征收的、用来发展科举的专项税种,一般按契税的三分之一收取。比方说,您在清朝买一套房,总价五百两,过户的时候,要缴3%的契税,也就是十五两整。然后呢,您还要缴五两银子的科场银。当时红头文件是这么写的:“每契价一两,收税契银三分、科场银一分。”意思就是说,契税按合同总价的3%征收,科场银按合同总价的1%征收——科场银占契税的三分之一。
我手头有一份清代广东某地居民购房缴税的凭证抄本,摘录如下:
“业户刘上科,买受刘上贵田房,该税十亩四分,价银一十五两。该纳税契银四钱五分、科场银一钱五分。颁羊字十六号给业户刘上科。乾隆四十八年八月。”
从这份缴税凭证可以看出,乾隆四十八年,刘上科刘先生买到一处不动产,总价十五两,他缴了四钱五分银子的契税以及一钱五分银子的科场银。不管税种还是税率,都是按红头文件走的。
另外,光绪五年重刊的《广东府志》第70卷转引《广东赋役全书》,列举了雍正年间广州几个县的征税指标:顺德县每年契税五百两,科场银一百六十六两六钱六分七厘;东莞县每年契税三百五十两,科场银一百一十六两六钱六分七厘;从化县每年契税五十两,科场银一十六两六钱六分七厘。科场银征收指标都是契税的三分之一,雷打不动。
说完了清朝的科场银,再来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附加。教育附加是现代政府强制征收的、用来发展教育的专项税种。税率呢,一般是营业税的3%。营业税的税率又是多少呢?一般是房款的5%。所以教育附加实际上是按房款的1.5‰来收的。比方说,您在现代买一套房,总价五十万,那么您要缴的教育附加就是五十万的1.5‰:七百五十元整。
我估计您会犯嘀咕:我买房的时候并没缴什么教育附加啊?没错,您是没有缴,因为开发商已经替您缴了。一般来说,开发商每开发一亿元的房子,都要上缴五百万的营业税、三十五万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十五万的教育附加。这些税费,开发商都会一项不漏地计入房价,所以最后还是您掏腰包。
也有的开发商耍赖,早早把房子卖完了,却不去缴教育附加。那么好,他的开发成本下降了,您家小孩的教育成本却上升了——万一你们那儿的教育部门操蛋,就会借口开发商没缴教育附加而不让您的孩子进入公立学校念书。这就像清朝,凡是科场银征收指标没有完成的府县,都会被砍掉一批秀才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