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税大包干

(2009-01-20 11:37:25)
分类: 千年家居·非房产

房价下跌,地价自然也涨不上去,某些靠卖地生财的领导急了,出手救市,猛调税率。原先契税4%的地方,现在2%。原先契税2%的地方,现在1%。个别地方更狠,不但契税全免,还给购房者发补贴。准备入市置业的朋友应该庆祝一下,庆祝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庆祝之余,我们也应该替宋朝人感到惋惜——宋朝也有契税,宋朝的领导也调过税率,可惜那税率不是越调越低,而是越调越高的。

据我所知,早在北宋前期,除了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这几个“首善之区”实行契税减半,别的地方都是按房价的4%征收。去年有一段打压房价,个别城市也征收过4%的契税,古今对比,宋朝前期的税率不能算高。

可是到了北宋末年,契税普涨,全国绝大多数州县都按6%征收,购房者的负担加重了。进入南宋,国防经费紧张,经宋高宗首肯,契税又调到了10%,购房者的负担更重了。

事实上,宋朝购房者要交的不止是契税,还有“勘同钱”,也就是付给官府的调查和测量费用;除了“勘同钱”,还有“契纸钱”,也就是购买标准合同的费用;除了“契纸钱”,还有“定贴钱”,也就是印花税;除了“定贴钱”,还有“朱墨头子钱”和“用印钱”,也就是工本费。其中“勘同钱”按1%征收,“契纸钱”按5.6%征收,“定贴钱”按0.3%征收,“朱墨头子钱”和“用印钱”则每次收取几十文。把所有要交的税费加起来,差不多是房价的20%了。

更惨的是,高达20%的税费不过是摆在桌面上的负担,购房者要想顺利过户,还得给盖章的塞上红包,不然跑断腿也不能把白契变成红契。众所周知,白契未经盖章,是不合法的,广大购房者怕官府追究,只能忍痛给盖章的献上厚礼,以此换取一张合法的红契。

宋朝购房者不傻,居然过个户这么难,他们干脆不买房,或者买了房也不过户,买卖双方彼此签个私契就算完,坚决不找官府备案。这么一来,购房者的负担轻了,领导们的负担却重了:没有人过户,上级规定的契税指标完不成,年终是要挨批的,搞不好还会影响升迁。

于是领导们开始搞创新,比如上海(当时叫“华亭县”)的县令黄崖同志,招募了一批刑满释放犯,编入税收征管队伍,让这帮人分片承包上海每一个街道,规定每人每天上交五千文契税,其余多收的都是奖金。正所谓“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极大地调动了这批人的工作积极性,从此上海的契税征收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您会问,黄崖同志为什么要找刑满释放人员去征税呢?因为这帮人比较狠,最适合暴力征税,可以把购房者打到把钱吐出来。要是惹了众怒,老百姓闹着上访,黄崖同志还可以把一推六二五:那些打人的都是编外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不懂得依法征税,严重破坏了执法者的形象,今后我们考虑出台专门的招聘和管理制度,解决好临时人员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