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财产税
(2008-09-03 17:44:57)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
历史上,中国的军人侵略别国或者抵御外侮,一样玩强奸玩杀戮,但还没有像当年的日军那样变态到以战养战。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咱们一打仗,财政就赤字,财政一赤字,狗操的皇帝们就问老百姓要钱。历朝历代都这样。
我还记得,东晋跟胡人打仗,打得国库空虚,于是就有契税横空出世;唐朝跟军阀打仗,打得国库空虚,于是就有物业税应运而生。可见新的税种往往以战争作背景。
这篇文章要说的是汉代的财产税。
东晋的契税有个乳名,叫“散估”;唐朝的物业税有个乳名,叫“间架税”;汉代的财产税也有个乳名,叫“缗钱”。“缗”是把一千枚铜板串一块儿,顾名思义,“缗钱”就是政府强行从您那一千枚铜板中抽出来的若干枚。
仅就咱们中国而言,散估最早的契税,间架税是最早的物业税,缗钱则可能就是最早的财产税。我说“可能”,是因为我读书太少,底气不足,不敢太肯定,也许汉代以前也出现过财产税或者类似财产税的东西,只是我还没看到而已。
跟东晋的散估和唐朝的间架税一样,汉代的缗钱也是以战争作背景,只不过东晋散估起因于抵御外侮,唐朝间架税起因于平定内乱,而汉代缗钱则起因于侵略别国——当时西汉第五个皇帝刘彻好大喜功,老是打人家西域,打来打去,钱不够花了,于是打起老百姓的注意,让大伙掏腰包给他。《史记·平准书正义》有记载:“武帝伐四夷,国用不足,故税民田宅、船乘、畜产、奴婢等,皆平作钱算。”就是说把您的房子、汽车、宠物和保姆统统估价,然后按比例收税。
在西汉,有俩皇帝征收过缗钱,一个是汉武帝刘彻,另一个是汉昭帝刘弗陵。这两位定的税率高低不等,不严格地说,刘彻按2%征收,刘弗陵按1%征收。假设您身家千万,如果不幸生为刘彻的子民,那么至少得交给政府二十万(还有其它税种);如果侥幸生为刘弗陵的子民,只交十万就差不多了。
那时候没有资产评估师,你们家究竟有多少固定资产,那些固定资产究竟值多少钱,主要靠您自己统计,自己估价,然后自己申报。既然是自己来,您当然要少报一些,本来两套房子,只报一套,本来开的宝马,却报富康,以便省些税金。
比如汉昭帝时期,甘肃有位村干部叫徐宗,他的纳税申报单是这么填的:“宅一区,值三千;田五十亩,值五千;用牛二,值五千。”事实上,这厮既放高利贷,又出租房子,那些收入都给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