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家的保姆及其命价问题

(2008-06-04 21:31:19)
分类: 世说新语·非荒诞

请别误会,题目里的“老子”并非自称,而是指真的老子,也就是道家鼻祖李耳,我们大家都喊他老子的那位。

老子独身,没儿没女没老婆,饮食起居全他自己解决,后来做了图书管理员,工作忙了,没时间做饭洗衣服了,就找了一保姆。双方约定,保姆每年360天去老子家上班,老子每天发给保姆100块钱。

那保姆不错,衣服洗得干净,饭菜做得香甜,房间收拾得漂亮,照料起老子来,比老子他妈都尽心。人品也好,不请假,不向老子借钱,不偷不拿,不传小话,不对老子性骚扰。当然,老子也不对她性骚扰。

可是老子有一点不够意思——本来说好的,每天发一次工资,保姆问老子要,老子说:“等月底一块儿算。”到月底又说:“到年底一块儿算。”真到年底了,他又推到下一个年底。就这么一年拖一年,一直拖了200年,始终没给人家发一分钱。

200年后,老子修炼成仙,也不跟保姆打招呼,骑上青牛就想跑路。那保姆可不干,堵住门不让走。老子厚起脸皮问:“我欠你钱吗?”保姆说:“天地良心,我在你家做了200年家政,每年做360天,每天该拿100块钱,你现在整整欠我720万!你甭想赖帐,当初签那合同我都放着呢,你不给工钱,我到法院告你去!”老子却说:“想要钱的话,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可你有所不知,200年前我雇你那天,就知道你的阳寿已尽,是我打电话给阎王,他才让你活到今天的,否则的话,你一个凡人哪能活200多年?不如咱俩做笔交易,如果你不要那720万,我会继续让你活下去;如果你坚持讨要工资,我可就不客气了。要钱还是要命,你掂量着办吧。”

保姆很干脆地说:“我只想要回我的工资。”于是老子就开支票给她,她长出一口气,刚刚露出胜利的笑容,就变成了一堆白骨。

这个故事有点儿荒诞不经,聪明如您,一看就知道是编的。不过它有出处,您只要翻到《太平广记》第一卷第一节,就能找到上述故事,除了个别细节有所不同,其他都一样。我把这个故事翻出来, 并非想把老子比成包工头,把他的保姆比成民工,然后拿保姆讨薪身死的悲惨结局来影射民工追讨工资的难度。有些作者专写加料鸡汤,就是先讲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再配一个老掉牙的道理,以此来鼓舞大伙奋发向上。这帮作者要是瞧见这个故事,必会往生命和金钱的关系上靠,证明金钱很重要,生命更重要,不能为了钱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这样引申也有一定道理,但我同样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吴思那种理性分析。我觉得,如果让吴思来看这个故事,他会联想到他的命价理论。所谓命价,就是对一条人命的估价,包括自己对别人生命的估价,也包括别人对自己生命的估价,还包括自己对自己生命的估价。

我们姑且分析一下故事中保姆的命价。

故事结尾,老子想跟保姆做交易,愿意让她活下去,而不愿支付720万,说明在老子心里,保姆的命不值720万。

仍然是故事结尾,保姆宁愿死,也要追讨那720万,说明在保姆心里,自己的命也不值720万。

小结:不管在老子心里,还是在保姆自己心里,她的命价都低于720万。

常识告诉我们,别人可能不在乎我们是死是活,我们也可能不在乎别人是死是活,但我们绝对在乎自己是死是活,不管人家拿多少钱来换,我们都不会交出自己的生命。照这个逻辑,那保姆应该把自己的命价估到无限大,而不是仅估720万甚至更低。

吴思说,人们对命价的评估,取决于他对那条命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换成大白话就是说,一个人愿意失去多少钱来保住这条命,取决于他能失去多少钱,和他愿不愿失去钱。在故事中,保姆有720万可以失去,只要她愿意失去钱,她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命,但她把命舍了,说明她不愿失去钱,进而说明她是一守财奴。

这个结论未必符合事实,因为还有很多种可能是这样的:

第一,保姆以为老子在恐吓她,并不相信自己拿了钱就会丢掉小命,所以毫不犹豫地拿了钱;

第二,保姆有亲人得了癌症,需要一大笔钱来动手术,她拼死拿到720万,是想救亲人的命;

第三,保姆的家乡正闹灾荒,有了那720万,就可以买一大批粮食救济灾民,保姆急公好义兼舍生取义,情愿自己死,也要为家乡做贡献;

第四,保姆气性太大,宁可一死,也要让老子这只铁公鸡拔几根毛出来,不如此不能解心头之恨。

我想,以上可能不管发生哪一种,保姆的命价都不再是720万或者更低,而应该分别是无限大、略低于亲人的生命、略低于家乡的安宁,或者略低于自己的气性。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那保姆舍己救人大公无私的可能性较小一些,同时也未必会为了换取短暂的快感而去死。据此可以认为,第二、三、四种可能发生的概率较小,第一种可能发生的概率最大。换言之,保姆是低估了死亡的风险,才去向老子讨要工资的。如果老子不是用嘴说,而是像一黑帮老大那样用枪指着她,我猜她会放弃追讨,至少会暂时放弃。那样的话,保姆对自己命价的估值就远远超出720万,接近无限大。

同样一个人来估计同样一条命,命价的差别如此之大,说明吴思先生的命价理论还有欠缺。该怎么修正呢?我的愚见,可以在支付能力、支付意愿之外再追加一个因素:对死亡风险的预估。也就是说,一个人愿意失去多少钱来保住这条命,取决于他能失去多少钱,和他愿不愿意失去钱,以及他是否确定不失去钱就会死。

再回到开头那个故事。且说保姆死了之后,才知道老子没有吓唬她,她的魂灵又回来求情,说自己不要工资了,希望老子让她复活。于是老子答应了,于是她复活了。这时候,她的命价是无限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