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IT页)
提起NBA,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肯定是豪华的比赛场馆中那一场又一场精彩而又扣人心弦的比赛,东区西区冠军队,季后赛,总决赛;还有一个又一个闪耀的篮球明星,比如已经成为历史的NBA超级巨星迈克尔乔丹,现在风光无限的大鲨鱼奥尼尔,科比,还有咱们中国人最喜爱的小巨人姚明等等。
其实,众多球迷看到的这些耀眼的表面,仅仅只是NBA巨大经营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在球迷眼中,NBA就代表比赛,就代表球星;而在商人眼中,NBA就是一个庞大的运营体系。为了使这艘巨大的商业航母能够平稳运行,NBA对球星和球队采取了许多的制衡之道。
众所周知,NBA一共30支球队。然而,这30支球队中,你不能真正地说出谁是最强的一支,谁是最弱的一支。在NBA的历史上,没有哪支球队敢说自己是永久的NO.1。你只能这样表达,在某一段时间之内,哪支球队在球场上表现得更好一些。比如说,曾经的芝加哥公牛队,现在咱们中国人关注的火箭队等。在NBA的经营理念中,没有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一提法。NBA始终在动态的发展中寻求着一种相对静态的平衡,使众多球队水平尽量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一个高手与一个初学功夫的人对决,比赛结果将会变得毫无悬念,观众们也会失去观看比赛的信心和乐趣。但是,如果两个水平相近的人对决,场面上不一定好看,但是对抗一定很激烈。结果就会产生很大的悬念。因为没有一个永久的强者,在短暂的时间之内,大家都有可能成为强者,球队会努力,球星也会努力。至于结果,就要看你和对手在场上是如何表现了。而这,正是NBA吸引人们愿意购买高昂的门票去观看比赛的主要原因。在NBA的总收入中,门票收入就占到了40%左右,球迷们贡献巨大,掏腰包也掏得心甘情愿。
每个赛季,NBA都会对所有球队进行排名。总有某支球队不幸沦为垫底,成为相对意义上的弱队。而且,由于各个俱乐部实力不同,也有某些资金实力相对来讲弱一些的球队。为了防止弱队情况继续恶化,NBA采取了球队倒摘牌制度。排名最后的球队有优先权,以较低价格引入上个赛季表现良好的球星。这样,在下个赛季中,所有球队的力量又将发生新的变化,始终维持在一个水平范围内。纵然有波动,也不会太离谱。
球星对于一支球队的贡献是巨大的。同样是著名球星,可能他们之间的工资差别会很大。同样是球星,可能在不同的俱乐部效力,年薪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NBA采取了工资帽制度。曾经有一段时间,观众们感到NBA球票价格太高了,某些球星的年薪简直高得离谱,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范围。后来便逐步产生了工资帽制度。它规定了一个上限,你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个俱乐部你今年引入了一个身价最高的球星,你就不能再以同样价格去引进第二个,哪怕你球队很有钱也不行。一个球队不可能同时拥有两个身价一样的球星。
换句话讲,不是所有的好球星都集中在一个球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观众们谁还会去看比赛呢?反过来,即使你俱乐部资金上面差一些,你依然可以得到一些比较看好的球员,使你不至于一直弱下去。
对球星的制衡有两大好处,一是防止了产生球霸,球罢。无论你一个球星在球场上表现是多么地耀眼,也不过是NBA这个巨大棋盘上面一枚小小的棋子而已。不是说没有你球队就无法生存了。即使你身价很高,也有可能到一个不太如你意的球队。很多时候,球星在商业交易中难有较大的挣扎。正是这样的制衡,使得球星们多少有了约束。这一点个人感觉倒是值得国内足球界好好学习一番。
无论是球队也好,球星也罢,在NBA联盟中,都不过是整个商业运作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中措施,保证了NBA持续不减的魅力。也正因为这样一些制衡之道,使得NBA能够连续不断地运转下去。据悉,目前国内的CBA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在效仿百年NBA。
NBA经营体系中的制衡之道,颇为类似中国人所讲中庸的意思,但含义又不完全相同。
(以上内容根据电视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