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时,老师要求我们背诵整篇的《弟子规》。背过并非难事,但一直不懂背诵的意义何在。
应付过考试之后,《弟子规》完全被抛到脑后。
很奇怪,偶尔还会有零星的几句冒出来。渐渐觉得《弟子规》中的文字虽然浅显,但道理深刻。
摘几句印象深的吧。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 
还有很多,但是都记不清了。
有一本书好象是叫“年轻人必读的101条格言”(类似这样的名字),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学习那么多道理,只需要按照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认真做一辈子就可以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