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路有无数,最难忘的是自己独创的路。
在太阳谷创建景区5A建设中,有一项创新特别引人注目,就是在铺一条独特的路:这条路的原材料,不是平常我们熟知的石子、沥青、水泥等,而全部是废弃物利用。

给客人介绍生态修复路的来源

给孩子们讲解生态修复的意义
(1) 有钱时,烧钱烧包
没钱时,烧脑烧情
修建过路的人都知道,铺路是很烧钱的,平常的公路,每公里一般也在一千万元/公里。太阳谷需要铺的路有10公里长,仅这笔修路的钱,以最简陋的铺路投资来算,也要以千万计算了。
有钱时做事,买买买。没钱想干大事,怎么办?
皇明人开动脑筋,结合生态修复理念,为太阳谷铺路带来了新创新。



没钱怎么能干大事?
废弃的石头瓦块、园林剪下来的树枝子、地里长的野草杆……全都进入了探索者的视线
(2) 皇明枝屑路,天下首创!
每天十多个小时“泡”在太阳谷新景区工地的皇明人,开始了“统合综效”思考之后的大整合——将在太阳谷建设中,那些被人废弃的石块,多余的剪枝破碎废物利用,买了数台碎石、碎树枝的机器,将大的石头粉碎成小碎块,将剪下来的树枝粉碎成枝末,把这些原材料压碎后层次铺设,洒上水,压平,独具创新的枝屑路铺成了。
枝屑路的出发点为枝杆回收,循环利用,铺设成路,形成了景区生态修复的一个亮点。这条路在铺设过程中,不仅将以前无处可用的剪枝全部用完,还有极大的缺口,这样,全德州园林剪下来的无用树枝,均可用到太阳谷的枝屑路来消化(世上没有无用的垃圾,它们都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并且枝屑越多,铺的越厚,这条路的“脚踏感”越舒服。
在铺路的过程中,还惊奇地发现了这条路的两大节能降耗亮点:
(1)平常的马路洒一次水,十分钟风干了。而枝屑路的特点,就像海绵体,洒一次水,三五天都保湿;
(2)整个路算下来,因是废品利用,千万元的大工程以这种“生态修复”的方式做下来,加人工加机械设备及原材料购买,花费极少,不到正常道路投资的十分之一,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压路也可成为一种和孩子们弹跳、同乐的活动!
3)修路的创业精神
在设计生态修复路和铺路的过程中,皇明干部是设计建设的排头兵,到底用什么原材料?不同的路铺的厚度是多少?如何防尘、如何防刮、如何防火、如何防垫脚……?
老板带头干,主管在一线,所有的思考所有的解决办法,均是一线现场的创新结晶。
为纪念皇明上下对生态的修复体会,和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担当,皇明枝屑路还被命名为皇明修醒路,生态修复路……


如何铺生态路?当头的就得带头创新摸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