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以为”与“我体会”

(2016-01-25 14:55:04)
标签:

我以为

我体会

——由微信群分享“我以为”的感想

      那天我上楼,和我同乘电梯的一位员工很自然地帮我摁了x楼层号,我问他为什么帮我摁x楼?他说:您在x楼办公啊。我说:你也没问我去几楼,我在x楼办公,不证明我现在要去那个楼层,我是要去十楼听技术人员汇报的。他一尴尬:“我以为……”

      我拿这个小事做案例不是怪那位员工,或者对他人的帮助不领情,仅是说明一种现象:“我以为”的现象。

      “我以为”这句话在我们公司知名度颇高,曾经台湾余世维的《职业经理人的十一个错误》在公司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中之一就是“我以为”,但“我以为”的现象很难真正从我们每个人身上根除。

      “我以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事前的“我以为”,它源于个人的认知和判断,因为没有发生,是事发之前,也可能做也可能不做,属于“原以为”。“原以为”无所谓对错,举例帮我摁电梯的员工,他在未摁下之前有“在X楼下楼”的想法是正常的,只要他稍微和我做一下沟通,就不会有错误的判断。而另一种情况是事后的“我以为”,把事做砸了,两手一摊在那里解释:“我以为……”这是理由,是辩解,这样的“我以为”是失街亭的马谡行为,让人恨铁不成钢。在微信群里分享时,我们一位主管是这样对“我以为”进行自我反思的:“我以为”是一种成长的障碍,是一种自我的习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潜意识,很多时候它不易被察觉,它让人拒绝学习和成长却浑然不知,它禁锢人的思想,没有换位思考,在工作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团队,都要不断的反思与对照,改善和提升。

      如果“我以为”作为职场禁语,避免我们在执行力上找理由,打折扣,为自己找后路的话,那哪一句会让我们有信心,有正气,激发我们正能量呢?我认为是“我体会”或者“我体悟”,与“我以为”相比,一个是向内封闭的,一个是向外打开的。

      我们在一个团队中,需要分享和鼓舞的团队精神,想想经常有员工把自己成长的喜悦、自己突破的经验,自己奋斗的心路,拿出来晒时,大家是不是看到一个开放的上进的团队?我的体会,我的体悟,我的追求,我的努力,我的成功,我的向往……

      正如我们在微信群里认可的那样:“我以为”和“我体会”之间有天壤之别,是盲目与谨慎,自我与谦逊,固执已见与反思创新,失败和成功的区别! 

      一个观念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思想影响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人的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的成果。为了我们有一个价值人生,请先从根除思维中的“我以为”开始。

另附微信群里另一位员工的“我以为”感想:

蔡洪亮~皇明光伏光热应用 07:48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表达这句话“我以为……”,如果没有深入的沟通我们都活在“我以为”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喜好、方式和习惯去做事,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体会别人的需求,无意识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头上,等出了事才发现,原来是“我以为”的。我们通过“我以为”精神强奸了别人,有时好心最后做了不如意的事,可能是坏事,很多时候追悔不已,却又用“我以为”三个字来为自己开脱,好像显得自己是无辜的,根本没有自己的责任。

“我以为”与“我体会”

“我以为”与“我体会”
点击二维码,欢迎进入皇明商城:皇明,一切皆可太阳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