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不可放弃的童心》

(2012-04-03 08:05:47)
标签:

童心

杂谈

——摘自与2012届新晋大学生对话(2)

 

    说到童心,我说自己是“没有了童颜但童心常存”。什么是童心?——保持好奇心,保持探索心,保持旺盛的精力,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为什么有些年轻人说,成年之后变懒了,除了本职工作,对其它事物没有兴趣了。我说这是一个悖论,如果一个人对其它事物没有兴趣,也很难想象他对本职工作有兴趣,他的工作很可能只是熟练地重复日常工作而已。

    大家都经历过童年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都为之上下求索过,为什么到成年后,这种好奇这种探索在有些人身上就消失了?为什么有些人变得越来越懒了呢?我想从两点给大家一些启发:

 

    拓宽自己的未知领域:人的探索精神,是生命精神升华的必要条件,没有了探索精神,人就会变“懒”。部门的主管会有这样的感觉,新员工是部门的新鲜血液,进来时热情似火,过一年就没有以前的精神头儿了。这很正常,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新员工肯定有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要想使这种学习欲望延续,就得不断地提高标准,设定员工未知欲望的空间,这样员工就会在探索中成长。一个人要想使自己处于学习状态,真正达到“活动老学到老”,就得向比你高的标准看齐,找到自己的差距。

     使自己处于“自然生存”状态:大家都喜欢看《动物世界》,威猛的狮子老虎,狡诈的毒蛇鳄鱼,胆小慎微的鹿和兔子……每种动物想在大自然界中生存,必须每天每时每刻都要努力“奋斗”,无论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还是末端的动物,寻找食物是一种“工作”,是一种为了生存必须得完成的工作。在大自然界中每天为了生存而“工作”的动物是勤奋的。同时,处于生存状态中的动物也是矫健和充满活力的,要不然,《动物世界》也不会受到亿万观众的喜爱。反观动物园里的动物,吃喝无忧,不用为生存而奔波,却养得越来越懒,失去了作为动物捕食的本能,沦为人类观赏或认知的道具,没有作为该物种所应展示的风彩。我们人类作为高等动物,同样适用于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很多年轻人在市场经济下激发出了无限的生机,就是改变了原来在计划经济下由“公家定终身”、“手捧铁饭碗”的思维模式,不断创新突破,在竞争环境中发展自己,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全面地发挥。

 

    其实这还是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一些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我们为什么活着?”人活着要有所创造,要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有贡献,这不是说教,因为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尊敬你认可你。选择好了价值观,树好了目标,人们才能摆脱开无论是生理性的还是心理上的懒惰,不断追求和探索,在工作中带着兴趣和乐趣去投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