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有很多曾经熟悉我的人,久未见面碰到我,知道我还在做太阳能,就反问我这样的话:
“你现在怎么还在做太阳能?”
“你怎么老做太阳能?”
对于这样的问话,我常常哭笑不得,我说我就会做太阳能,我这一辈子不会做别的,我就这一件事还没做好呢。
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面对当今世界太多的繁杂,面对众多的机会,面对外界的干扰,专注地做一件事是多么地让人不可思议。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让我们回想起《诗经》里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这些朗朗上口的诗歌,表达了文学的最高境界,即孔子总结的“思无邪”。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它们的最高境界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没有邪念,这种观念在做人处事方面也同样适用,我把“思无邪”翻译成做事理念,就是没有私心邪念,再延伸意义就是“专注”。
专注反映到爱情上是忠诚,专注反映到做事上是执著,专注反映到做人上是可靠。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专注到热爱,前提是“值得”。做事和谈恋爱有得一比,你愿意为她付出,海枯石烂心不变,即使献身也情愿。但有一个前提,前提是你喜欢她,你觉得她有足够的魅力“值得”你为她付出。她的喜笑怒骂在你的眼里都是风情都是戏,为她做任何事情都无怨无悔都顺心如意。甚至在她背叛时,套用现在流行的绅士风度:只要她幸福!怕就怕世上没有一个人像自己那样对她好。
做事业就像谈恋爱,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值得”奉献的领域,你才能无怨无悔,才不心猿意马,才能包容事业追求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孤独、挫折和无奈,才有信心做到一心一意地“专注”。
专注到态度,铁杵磨成针。无论是古人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还是现在的“挖井理论”,都说明一个道理:在一个领域里深研究,时间久了就会成“小专家”,注重于长远,避免急功近利。专注,不是一件所谓多难的事情,专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理儿。一个人他的精力、他的资源,他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一个人相当于地球总人数的60亿分之一,这个数渺小得近乎为“0”,这点有限的资源如果不专注,今天看到房地产有钱赚,跑去投资,明天看到餐饮连锁有前途,又撤资转行,国内多少家本来有前途的企业因为跟风而命葬黄泉!又有多少企业在多元化的迷局中迷失了企业的自我!抛开社会名目缤纷的非分之想,做事就可以淡定十分、持之以恒。
专注到自信,付出总有回报。十多年专注做太阳能,我得到的一个真理是:大付出必有大回报。为什么皇明集团能有今天?当初我们企业仅有几十人,春节大年初二在他人阖家团圆享受节日快乐时,我们已踏上了“科普万里行”的道路,用科普园、路演、科普报等方法启动太阳能市场,以企业一已之利开发行业之大势,看上去相当不划算,但后期的事实证明,消费者给了皇明巨大的回报。提到太阳能人们的第一联想就是皇明,皇明早已当之无愧地是太阳能行业的第一品牌。反而那些急功近利、急吼吼想在太阳能行业“捞一把就走”的企业成了“短命鬼”。
有记者采访说:这么多国内国外的大企业都来做太阳能,你是不是觉得害怕?我说我害怕什么?到现在为止,像我这样热爱太阳能事业,用生命去热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太阳能事业的人现在有几位?我们可以做一个调查问卷,像做爱情问卷一样地搞调查,能不能为太阳能奉献一生?能不能为他贡献出你的生命?是为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是为了赚一把就转行?所以,我心里明镜似的,我跟他们是真得竞争吗?我根本用不着和他们竞争。如果有的话,对太阳能事业也是幸事。而且事业不同于恋爱,恋爱还需两厢情愿,单相思即使再热爱也可能结不成正果。而做事业,只要付出真情就会有结果,街头修自行车的师傅还能在他那一片成为行家好手呢。
有年轻人曾问我:我努力了,没有回报怎么办?我讲,如果你天天盯着现金出纳,盯着回报——我工作一天了,赶紧把回报给我。每天追求“现打现”,这样的人想想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做事?他在一个公司里将会是一个什么地位?将会有什么样的收入?他的前途什么样?结果不言自明。《诗经》三百篇,流传至今,孔子总结是“思无邪”;做企业需要“思无邪”,做人做事同样也需要“思无邪”——没有私心邪念,专注就会胜利!
《论语》与管理系列文章链接:
做好人容易 做老好人难——《论语》与管理系列(7)
认命不认输——《论语》与管理系列(6)
“小人”也君子——《论语》与管理系列(5)
己所不察勿察于人——《论语》与管理系列(4)
让孩子们品尝成长的过程——《论语》与管理系列(3)
外行怎样领导内行?——《论语》与管理系列(2)
上级不应迁怒于下级!——《论语》与管理系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