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舅说他五岁的孙女各方面都很好,就是数学笨。我说我的妈啊,她才五岁就说她笨,吓死我了。正好有一次机会,我到他家看到了那位小女孩。小丫头很活泼可爱,很伶俐,一点儿也看不出哪个方面笨,结果我随便地问她,你们数学学什么了?会算加减法了吗?算对了我们给你鼓掌鼓励。结果她算了一个又一个,都对,为她鼓掌手都拍红了。到了最后这孩子说“我还会!我还会!你再给我出题”,确实她的很多算法作为五岁的孩子来讲有点神奇!我就问孩子的爷爷,“笨什么啊?”说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这孩子笨吗?仅仅缺少鼓励而已,这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试验,我说幸亏发现的早,时间长了就因为她爷爷说笨,这个小孩就会受大人的影响,在数学上可能还真笨起来。
这里面就牵扯到心理暗示的作用了(尤其是有“掌控作用”的长者、专家、老师、主管等等)。比如领导对员工,成天对下属讲他没有发展前途的话,时间长了就会在下属心里有障碍——“我在某某头那儿没戏了,我在这个方面不行,我干什么都不行了”。就是这种或者直接暗示,或者直接批评,或者别人转传过来,或者就是一种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或者他自己感官上分析出来的判断,会严重挫伤下属的进取心。
我一直说过,下属或者是下一级的人,对他上一级人的态度是极其敏感的,他对他的观点、对他的态度你不用直接评价,直接告诉他,你用什么事情暗示他,或者一些事情分析出来,他就说我在他那儿没戏了,我完了。听到这话还不错,他只说在他那儿没戏了,在别的地方还行。如果说“这个人完戏了”,他就真没有信心了。
所以说谁是最大的障碍?谁是最大的“杀手”?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孩子的障碍和上级、强权者,所以家长要特别小心自己的言辞,自己的态度,甚至自己每件事的行为,你有意地避开让他做这件事情,他慢慢觉察出来,你在这件事情上不相信我,我不行,他说不相信我的时候,病的还不算重,那时候还觉得自己行,就是你不相信我,到一定的时候就觉得我完了。所以当你们下结论这孩子不好学,这孩子不上进,这孩子根本不努力,这孩子没出息,你们是什么?是无作为者,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孩子无所谓,如果讲一个极端的话,大家知道《阿甘正传》,阿甘智商是75,正常的人是多少啊?100,75就是呆傻了,结果人家厉害了,这个故事恰恰是经典情商作用的一个经典版,极具讽刺意味,一个傻瓜,从情商上呆傻的人他在事业上,在社会成就上往往超过那些智商正常或者智商超常的人,这一点我们周围有很多的例子,所以大家不要陷入这个误区。


点击二维码,欢迎进入皇明商城:皇明,一切皆可太阳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