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伯纳和《卖花女》

(2010-10-09 08:22:18)
标签:

文学名著改编

窈窕淑女

娱乐

分类: 淘碟手记

萧伯纳和《卖花女》
    《卖花女》(Pygmalion),1938年英国摄制的经典电影,由安东尼·阿斯奎斯导演。这个电影的原著其实是萧伯纳的喜剧《匹克梅梁》(皮格马里翁)。片名匹克梅梁(皮格马里翁)的典故来自于古希腊神话:古希腊赛浦洛斯国的国王皮格马里翁是一个大雕塑家,此公为人苛峻,因厌恶国中女子轻浮淫逸而决定独身终老。然而出于技痒难熬,他用一根象牙雕成了一个姿容曼妙的少女。皮格马里翁即刻就爱上了自己这尊栩栩如生的塑像。他请求美神阿芙洛狄忒赐予塑像生命。美神让其如愿以偿,塑像复活,皮格马里翁喜得佳偶,于是欣然背弃初衷,甘心做围城中一员。萧伯纳的这部喜剧很受欢迎,因而几度被搬上舞台和银幕。之前最著名的版本是1956年被改编成百老汇音乐剧,1964年好莱坞根据音乐剧改编、乔治顾柯导演、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共八项大奖。

 

影片情节大致与戏剧相同:英国皇家学会的语言学家息金斯与友人打赌,要在六个月之内,将满口乡音、目不识丁、在伦敦街头卖花的少女伊莉莎改造成大家闺秀,出席上流社会的舞会而不被揭发。伊莉莎得知受改造之后有望斩断穷根,便欣然接受一连串的发音及仪态训练。六个月后,伊莉莎成为舞会上的全场焦点,富家子弟纷纷拜倒石榴裙下,可是她发现自己仅仅是语言学家眼中的赌具而已,遂毅然离开……与皮格马里翁的神话原型不同的是,卖花女伊莉莎和语言学教授息金斯虽然难免日久生情,但却终未结成连理。因为息金斯是一个比皮格马里翁更尖刻、更顽固到底的独身主义者。出身市井街坊的伊莉莎也不是象牙雕就的不食人间烟火者,她最终决心要嫁给追求她的中产阶级破落户弗莱第。

 

另悉,最新版的《《窈窕淑女》也正在英国拍摄,由英国才女艾玛·汤普森编剧,英国年轻女演员凯瑞·穆里根扮演卖花女伊莉莎窈窕淑女》的编剧,

 

EE出的这套 《卖花女》,素材来自CC标准收藏版+日二版,值得一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左岸派的来历
后一篇:刀的哲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